第六章记忆;Outline
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感觉记忆
第四节短时记忆
第五节长时记忆
第六节内隐记忆;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memoery)是在大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环节
识记——记忆的开始环节。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
保持——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再现——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二、记忆的作用
记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反映功能的基本方面。由于记忆,人才能保持对过去的反映,使当前的反映在从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
记忆是形成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条件。记忆是心理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有了记忆,先后的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统一的过程。
;三、记忆的种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一)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1.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memory):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知识,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可以通过语言传授一次获得。
提取时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2.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memory):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如怎么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既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
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
提取时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图尔文(Tulving,1972)。
情景记忆(episodicmemory)使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由于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信息的存储易受到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和确定
语义记忆(semanticmemory)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上述三种。
1.瞬时记忆(immediatememory):又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
2.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当前一刻能够意识到的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
3.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信息经过充分和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大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四)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根据意识的参与程度,记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外显记忆(explicitmemory):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它的形成一般有评估、比较和演绎等认知过程的参与,能随意地提取记忆的信息,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语言描述。
2.内隐记忆(implicitmemory):一般没有意识的参与。它具有自动的和无意识的特点,其形成和提取不依赖有意思的认知过程,一般不能用言语表达。;四、记忆系统及其加工过程;;五、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记忆的定位说
记忆的定位说认为,记忆是由大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的脑功能区可能存在差异;SPI理论
图尔文提出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
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和独立(independen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这三个词集中说明了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
SPI理论假定存在五种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记忆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五个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顺序,它们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SPI理论
SPI理论假定:①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一个系统的输出提供了另一个系统的输入,信息只有在前一个系统中得到成功的加工,才能在下一个系统中进行编码。②存储是并行的,即一次编码的事件会在多个记忆系统中产生效应,并保持在不同的脑区。③提取是独立的,从一个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可以不受其他记忆系统的影响;
作为一个抽象的模型,SPI没有说明不同系统的神经解剖结构,但它认为多重记忆系统并行地存在于不同的脑区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的支持。
如斯奎瑞(Squire,1992)通过对动物的试验,以及遗忘症病人和正常被试的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的大量研究,发现,这两种记忆不仅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分离现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