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安装施工方案
一、场地选择要求
地面承载力验证:安装区域需满足≥200kN/m2承载力要求,确认混凝土基础厚度≥300mm且平整度误差≤3mm/㎡;
空间布局规范:轨道两侧预留≥800mm安全距离,垂直方向吊钩极限位置距离障碍物≥1.5m;轨道下方设置警戒隔离区;
配电设施配置:独立供电回路需匹配电动葫芦功率的1.5倍容量,380V±5%三相五线制电源接入点距离设备≤15m。
二、施工安全管理
人员管理要求:
操作人员须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并完成8学时专项培训;
作业人员正确佩戴五点式安全带及防坠器,高挂低用原则执行;
?现场防护措施?:
设置半径5m的警戒区域,采用黄黑警示带封闭并悬挂禁止入内标识;
配备应急物资箱(含急救包、绝缘工具、应急照明)并保持通道畅通;
风险控制规范:
吊装重量不得超过额定载荷80%(依据GB6067.1-2023);
每日开工前进行限位装置功能测试(上升/下降各3次)。
三、作业审批流程
文件准备要求:
提交《特种设备安装告知书》《专项施工方案》及操作人员资质证明;
审批程序:
施工前48小时向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取得动火作业、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等许可方可施工;
现场核查要点:
安全监督员核查设备合格证、载荷试验报告及现场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四、设备验收标准
进场查验项目:
核验电动葫芦铭牌参数(包含制造许可证编号、额定载荷等信息);
检查钢丝绳捻距均匀度(10倍直径长度内断丝≤5根);
功能性试验:
空载试验:全程运行5次,测量轨道水平度误差≤2mm/m;
静载试验:1.25倍额定载荷悬停10分钟,测量轨道挠度≤L/700;
动载试验:1.1倍额定载荷进行升降、行走联动测试。
五、设备点检制度
?日常检查项目?:
制动器间隙(0.5-1.0mm)、控制按钮复位功能每日检查;
每周检测轨道螺栓扭矩(M16螺栓保持200N·m)并记录;
?周期性检测?:
每季度进行减速箱润滑油检测(粘度值≥320cSt);
年度载荷试验(含125%静载及110%动载测试)。
六、施工组织架构
1.施工人员配置
特种作业组:
持证安装工程师(3人):负责轨道安装、葫芦本体组装及调试,需具备机电设备安装资质;
持证电工(2人):负责电气系统接线与接地测试,持有低压电工操作证;
?辅助作业组?:
起重工(4人):配合吊装作业,掌握绳结绑扎与信号传递规范;
普工(6人):负责物料搬运与场地清理,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
2.安全管理架构
?专职安全员?(1人):
负责每日安全巡查,监督PPE佩戴情况,建立隐患整改台账;
?兼职安全岗?:
作业组长(兼):实施班前安全交底,控制吊装作业警戒范围;
设备管理员(兼):负责工具设备入场检查,确保无带病设备进场;
?应急响应组?(3人):
由安全员、电工、医疗救护员组成,掌握心肺复苏与触电应急处置技能。3.审批管理架构
?审批责任人?:
项目经理:签署《特种设备安装告知书》并提交监管部门备案;
技术总工:审核施工方案,批准超规范作业的专项技术措施;
?过程监管组?:
监理工程师:核查设备合格证、安装质量验收记录;
安全监督员(第三方):监督吊装作业许可证执行情况,留存影像资料;
?备案专员?(1人):
负责施工日志填报,整理验收报告并上传至省级监管平台。
七、实施要求
所有人员信息需提前48小时在工地人脸识别系统登记;
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复印件须张贴于设备操控室公示栏
八、技术规范依据
GB50231-202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T3811-2023《起重机设计规范》载荷计算要求;
TSG51-2025《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安装监检规定;
JGJ276-2023《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更多资料自助下载:/szs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