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航空概论M1空气动力学基础82课件.pptx
文件大小:10.6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1.38千字
文档摘要

航空概论(M1)

空气动力学基础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P

01A

R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T

2.1.1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按体积计算

,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余下1%是氩、二氧化碳、氖、氦

、氪、氢等其它气体。除了气体之外,大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和尘埃

颗粒。

2.1.2大气层的结构

?按照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特征,把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

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贴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在地球中纬度

地区,它的顶层距地面约为11千米,在地球赤

道较高,约为17千米,在两极较低,约为7到8

千米。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大气全部质量的

3/4和全部水蒸汽都集中在这一层,所以对流层

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一层,有云、雨、冰雹等

现象。

?在此高度内存在空气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形成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突风;大气的物理参数

(压强、密度、温度和声速)均随高度的增加

而降低。

?这一层是航空器活动的主要区域。

2.平流层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顶层离地面约50千米。在平流层的下

半部(约20千米以下),其温度几乎不随高度而变化,常年平

均值为-56.5℃。平流层的上半部由于臭氧含量较多,能强烈吸收

紫外线辐射,随高度的增加温度开始上升,直到顶部温度上升到

0℃左右。平流层中的空气稀薄,空气密度小,飞机的空气动力

性能受到影响,操纵时飞机反应迟缓。

大型和高速喷气客机装有增压装置,可在7到13千米的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中飞行,

这里几乎没有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飞机飞的平稳,而且空气稀薄,飞行阻力小,因

而飞机可以较高的速度飞行,节约燃料,经济性好。现代民航运输的大部分活动就是

在这一层中进行,超声速飞机和一些高速军用飞机,为了减少阻力,巡航在13.5到18

千米甚至更高的高空。

3.中间层

?高度在离地表50到85千米的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到离

地表高度85千米的中间层顶,温度接近最小值,约为-80℃。在该

层空气十分稀薄,又出现比较强的垂直对流作用。

4.电离层

?中间层之上,上界可达8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又称为热层。电离

层中的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氮氧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和自由电

子,带有很强的导电性,能吸收、反射和折射无线电波。所以这一

层对无线电通信很重要。由于空气电离和太阳辐射,这一层的温度

很高,并随着高度增加而上升,所以电离层也被称为热层。这一层

的空气密度极小,声波已经无法传播。

5.散逸层

?散逸层是大气的最外层,从电离层顶部到大气层的最外缘。由于大

气向上越来越稀薄,地心引力减弱,以致一个气体质点被碰撞出这

层后,就很难有机会再被上层气体撞回来,而进入宇宙空间了。散

逸层是一层相当厚的过渡层,其高度约为2000到3000千米,该层

温度也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