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技术
(第二版)
项目六
发动机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
知识目标
熟悉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
熟悉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的相关电路图及控制原理。
学会应用电路图对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的故障进行分析与总结。
技能目标
掌握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零部件的检测方法。
针对所操作的汽车发动机,进行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的实物与图纸对应关系的正确查找。
针对汽车的故障现象,初步判断发动机冷却系统与润滑故障的原因或方向。
对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的故障进行正确的诊断与排除。
任务一
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任务一
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一、冷却系统概述
二、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三、冷却系统零部件的检测
四、冷却系统的故障实例
一、冷却系统概述
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组成基本相同,如图6-1所示。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一、冷却系统概述
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功用是冷车时暖机,热车时冷却发动机,给空调系统提供暖风。此外,有些车型还要对机油进行冷却;有些涡轮增压发动机加压后的进气也需要冷却系统对其进行冷却。
冷却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冷车时,节温器大循环通道关闭、小循环通道全开,机体内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进行小循环,使发动机温度尽快升高;当冷却液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节温器开始开启,冷却液部分进入散热器,随着冷却液温度继续升高,节温器开度越来越大,此时冷却液大小循环同时进行。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一、冷却系统概述
当冷却液温度达到一定数值后,节温器大循环通道全开、小循环通道关闭,此时,冷却液完全进入大循环。
注意:
(1)散热器的散热方式有两种:一是用车辆行进时的自然风,二是用冷却风扇。
(2)空调暖风只会在冷却液温度升高后才会有。
(3)无论是机油冷却还是增压进气冷却,只需并联一套冷却回路。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二、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冷却系统常见故障主要有发动机过热、发动机过冷、冷却系统泄漏等。
1.发动机过热
发动机过热可能的原因如下。
(1)冷却系统中冷却液量不足。
(2)温控开关或水温传感器损坏。
(3)节温器主阀门打不开或打开过迟,散热器下部出水管冻结或堵塞。
(4)散热器和水套内沉积水垢、锈污过厚;散热器上部回水管凹瘪或堵塞;分水管锈烂,分水能力丧失。
(5)水泵效能不佳或水泵轴与叶轮脱开。
(6)散热器电子风扇不转。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二、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2.发动机过冷
发动机过冷可能的原因如下。
(1)节温器损坏或未安装节温器。
(2)风扇温控开关接通过早。
(3)水温传感器损坏导致水温信号偏低。
3.冷却系统泄漏
冷却系统泄漏可能的原因如下。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二、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1)缸盖、缸体变形或有裂纹。
(2)缸盖螺栓松动或未按规定顺序紧固。
(3)气缸垫损坏。
(4)水套侧盖衬垫损坏、螺钉松动或螺钉未按规定顺序紧固。
(5)散热器上下水室、芯管破裂或开焊。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二、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6)放水开关关闭不严。
(7)橡胶软管破裂或管卡松动。
(8)水泵衬垫损坏、螺钉松动或水封失效。
(9)湿式气缸套下端封水不佳或密封条损坏。
(10)机体上的水堵封水不严。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三、冷却系统零部件的检测
1.系统软管及接头的检查
检查冷却系统的所有软管有无卡箍松动、泄漏和损坏现象,是否有裂纹、磨损、凸出和膨胀,有无受热损坏出现的硬点。
检查由于接触到附件安装支架或其他部件而容易出现相互摩擦破损的部位,以及是否存在由于接触到发动机各种油液而变软或黏结的区域。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三、冷却系统零部件的检测
检查软管时,沿着整个软管慢慢挤压,观察是否存在发硬或变软的区域。挤压时如果出现“啪啪”声或“吱吱”声,表明软管加强织物层毁坏或内衬劣化。当怀疑软管有状况时,可拆下软管检查其内衬,如果内衬有裂纹或破损,应更换软管。
注意:散热器下部软管常装有防止软管塌陷的钢制弹簧,故不要进行挤压测试。如果软管老化,管内壁有碎片脱落,要及时更换软管,否则可能造成堵塞,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三、冷却系统零部件的检测
2.带轮和驱动带的检查
1)带轮的检查
检查带轮槽有无油污、生锈或磨损,通常较小的带轮磨损较为严重。还应检查带轮螺栓的紧固情况,任何一个附属装置的带轮螺栓松动,都会引起传动带不在同一平面上,导致皮带脱落,从而引起水泵工作不正常与性能不良。
2)驱动带的检查与调整
任务一: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
三、冷却系统零部件的检测
(1)普通驱动带的外观检查。应检查其是否有开裂、机油污染、磨光、撕坏或剥离现象。如果侧面有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