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70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含有海洋渔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技能,能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科研、生产、教学、经营及其管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础要求: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键思想,初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人生观,坚持四项基础标准,热爱祖国、遵纪遵法、实干创新、热爱劳动、勇于实践,含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2、掌握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坚实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海洋学基础;有海洋渔业及相关学科理论和基础技能;有从事科研工作能力,了解本专业中国外发展动态;掌握渔业资源调查、评定、开发及保护基础技能;含有一定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管理能力;含有较强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有一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含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含有较强听、说、读、写能力。
3、有一定体育和军事方面知识,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身心健康,达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有正确审美观和一定文学艺术欣赏水平。
三、学制:
基础学制4年,学习期限可控制在3-8年。
四、主干学科:
力学、管理学、水产学。
五、关键课程:
捕捞学、鱼类学、海洋生物学、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海洋与气象学、渔业资源与评定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
1、各年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见附表一)
2、课程设置和安排:(见附表二)
3、实践性教学步骤安排:(见附表三)
七、创新实践学分要求:
创新实践最低要求学分为8学分,其中社会实践3学分。创新实践学分由科研学分、技能学分和实践学分三部分组成,学生可经过参与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研制出实用产品或取得专利等方法取得。
八、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课时数
课时百分比
学分数
学分百分比
必修
公共课
770
29.79%
40.5
23.41%
学科基础
657
25.42%
36
20.81%
专业基础
334
12.92%
17.5
10.12%
实践步骤
-
-
26.0
15.03%
限选
专业方向
464
17.95%
25.0
14.45%
任选
专业任选
144
5.57%
8.0
4.62%
公共任选
216
8.36%
12.0
6.94%
创新实践
-
-
8.0
4.62%
累计
2585
100.00%
173.0
100.00%
附表一、各学期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备注:
每学期实际周数视具体情况而定;
通常每年寒假4周,暑假7周(最终一年不安排暑假);
社会实践安排在每年暑假进行;
公益劳动(1周)安排在第二、三学期,由学校统筹安排,公益劳动不占课内课时。
附表二、必修课课程设置(渔业资源与环境方向)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数
课内课时总数
每七天课时分配
考评
备注
总
学
时
数
讲
课
试验或
上机
一
15
周
二
17
周
三
16
周
四
19
周
五
16
周
六
13
周
七
17
周
八
周
考
试
考
查
公共
课
40.5
学分
770
课时
27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44
3
√
10注1
27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6
30
2
√
6注1
2710001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
3
54
48
3
√
6注1
271000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键思想概论
6
108
72
5
√
36注1
2310001
大学英语
14
264
264
5/60
4/68
5/68
4/68
√
1640004
计算机应用基础
2.5
50
24
26
4
√
2500000
体育
4
120
120
2/28
2/32
2/32
2/28
√
5500002
军事理论课
2
36
36
3
√
5300001
健康与心理卫生教育
1
(16)
⑴
⑴
√
5400002
就业指导
1
(18)
⑷
⑷
⑷
⑹
√
215
形势与政策
2
48
(8)
(8)
(8)
(8)
(8)
(8)
√
学科
基础
课
36
学分
657
课时
1921006
高等数学
9.5
170
170
6/80
5/90
√
1640006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3.5
60
30
30
4
√
1910001
大学物理
3.5
64
64
4
√
1910026
物理试验
1
26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