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册第四单元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单元导读
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
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本单元所说的家乡,主要指我们
居住的城乡社区。家乡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
用适当的方式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学习剖析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增强认识社会和阐释
自己见解的能力,这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学会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
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
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素养目标
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习俗,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思考家乡与自我成长之间
01的关系。思考家乡传统习俗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弘
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学习访谈、调查的方法,在实地调查中掌握并提高语言表达与交流的技巧,撰写家乡
02风物(人物)志,整理家乡文化主题调查报告,学会撰写建议书或倡议书,分析评价
文化现象。
03通过对家乡文化现象的访谈、调查,记录家乡的变化,参与家乡的文化建设、结合具
体实际,给家乡的文化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学习活动
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
习向课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调查研究家乡文
化建设的情况,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研的基
础上,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促进家乡文化的建设
与发展提出建议,拟写建议书或倡议书。
一、关于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就是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
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活动。
?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
平的重要条件。
?中共中央在十七大提出“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必要性: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
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
入手点:
1.细分选择,着力改进;
2.立足实际,拟定建议;
3.积极健康,有正能量。
二、了解建议书
建议书是个人、单位和有关部门为了开展工作、完成任务、进行某项活动而提出意见时使用的一
种文体,有的也叫意见书。
建议书内容很广泛,像弘扬精神、实施措施、开展活动等都可以写建议书。
建议书面对群体时,虽然也带有建议,但主要是宣传、鼓动对方去做,具有一定的号召性。建议书
面对领导和有关部门时,一般是中肯地提出自己对对方工作的意见和自己的建议,没有要求对方去做的意
思。不具有号召性。
(1)文本性较强(2)可塑性较强(3)存在不确定性
建议书是面对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建议书是必须被有关部门、领
建议书是面向有关领导或部
提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书面材料。导批准认可后才能被实施的,所
以,建议书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门提出建议,是否被采纳要
它没有公开倡导具体实施的特点,
它不是最终的定文形式,它可以
只是作为一种想法被提出来,所以,由有关领导或部门决定。
被修改,被增删,甚至弃之不用,
具有较强的文本性特点。这要由具体的情况来定。
建议书的格式和一般书信大体相同:
(1)标题通常只写“建议书”三个字,有时为了突出建议的具体内容,可以写《关于×××的建
议书》。题目要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