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胶粘机理首先要分析和探讨胶结接头是怎样破坏的。经大量试验,胶结接头的破坏有三种情况:被胶物本身内聚破坏、胶层本身内聚破坏、胶与被胶物界面粘附破坏。胶粘剂与被胶材料产生胶结强度,其大小决定于胶与被胶物之间的粘附力和胶层本身内聚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胶粘剂与被胶材料产生最大的胶结强度,就必须提高内聚力和粘附力的共同作用。要使胶粘剂与被胶材料产生粘合力,首要的条件是胶粘剂能良好地浸润被胶材料。(1)机械连结理论(2)物理吸附理论(3)扩散理论(4)化学键理论(5)静电理论评定胶结强度的有剪切强度、剥离强度、疲劳强度、冲击强度等,一般采用拉伸剪切强度作为胶结强度大小的主要评定指标。影响胶结强度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胶粘剂的选择、被粘结材料的性质、胶粘剂对被粘物表面的浸润性(或称湿润性)、粘结工艺及环境条件等。选择合适的胶粘剂是影响胶结强度的关键因素。(1)胶结强度(2)工作温度(3)固化条件(1)清洁度方面被粘物表面应清洁、干燥、无锈蚀、无漆皮等。(2)粗糙度方面被粘物表面应有一定的粗糙度,这样能增大粘结面积,增加机械结合作用。(3)表面化学性质方面(4)表面温度方面4.3常用胶粘剂的品种、特性及选用原则环氧树脂胶粘剂(俗称“万能胶”)品种很多,目前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为双酚A醚型环氧树脂(国内牌号为E型),是以二酚基丙烷和环氧烷在碱性条件下缩聚而成,再加入适量的固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固化成网状结构的固化物并将两种被粘物体牢牢粘结为一整体。这类胶粘剂的主要特点如下:(1)粘结强度高,与大多数材料具有优良的粘附性;(2)可用不同固化剂在室温或加温条件下固化;(3)不含溶剂,能在接触压力下固化,反应过程中不放出小分子,收缩率小,仅为1%~2%;(4)固化后产物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电绝缘性、耐水性、耐油性等;(5)和其他高分子材料及填料的混溶性好,便于改性。环氧树脂的分类及代号见表4.1,环氧树脂胶粘剂常见品种及特性见表4.2。(2)具有亲水性。(3)在胶粘时可以湿粘,也可干粘。(4)流动性好。(5)内聚力低。(6)干固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7)耐水性。(8)可加入到建筑涂料和水泥浆中使用。聚醋酸乙烯酯类胶粘剂的品种、特点如表4.3Page:*胶黏剂胶黏机理4.2.1胶粘机理4.2.2影响胶结强度的主要因素4.2.2.1粘结剂的选择被粘物的性质主要指被粘物的组成、结构及表面状况等。通常情况下,非极性被粘物采用极性胶粘剂,极性被粘物采用非极性胶粘剂,粘结强度都不会太高。被粘物的表面状况也直接影响粘附力,对胶结强度影响极大,因此要求被粘物表面具有如下特征:4.2.2.2被粘物的性质胶结的首要条件是胶粘剂均匀分布在被粘物上,因此,胶粘剂完全浸润被粘物是获得理想的胶结强度的先决条件。浸润性既受胶粘剂表面张力影响,又受被粘物表面张力影响。一般而言,胶粘剂表面张力愈大,愈有利于胶粘剂的完全浸润。降低胶粘剂液体粘度,提高其流动性,给胶层以压力,提高被粘物表面光洁度和表面温度,都对提高浸润性有利。4.2.2.3胶粘剂对被粘物表面的浸润性(1)清洗要干净(2)胶层要匀薄(3)晾置时间要充分(4)固化要完全4.2.2.4粘结工艺环境空气湿度大,胶层内的稀释剂不易挥发,容易产生气泡。空气中灰尘大、气温低时会降低胶结强度。粘结接头形式很多,接头设计的合理与否对胶结强度的影响很大,良好的胶结接头应搭接长度适当、宽度大、厚度适中,尽可能避免胶层承受弯曲和剥离作用。4.2.2.5环境因素和接头形式14.3.1胶粘机理表4.1环氧树脂的分类及代号二氧化双环戊烯基醚树脂W有机磷环氧树脂LH脂环族缩水甘油脂IQ3,4-环氧基-6-甲基环乙烷甲酸3′,4-环氧基-6′-甲基环己烷甲酯脂肪酸甘油脂环氧树脂ZQ聚丁二烯环氧树脂D丙三醇环氧树脂B二氧化乙烯环己烯环氧树脂Y酚醛多环氧树脂F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R二酚基丙烷侧链型环氧树脂EI三聚氰酸环氧树脂A氯改性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EL间苯二酚环氧树脂J溴改性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EX四酚基环氧树脂S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