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3《边城》(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docx
文件大小:39.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3.9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NUMPAGES1

《边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走进善与美的理想世界,感悟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以及人情美。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分析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3.从当代社会现状入手,品味边城中的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师生共同探讨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感受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

教学难点:剖析纯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个湘西

一个是地图上的湘西,它存在于湖南美丽的凤凰古城,如果有机会,以后可以去领略一下湘西风情

一个是画里的湘西,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去一妒湘西的风采,进行一番心灵的旅程,寻找美的真谛

一个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那又是怎样的一方世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湘西,走进《边城》。

二、作者介绍

沈从文

-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京派作家群”发起人。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于浪漫主义,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然而然的人性。

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边城》;二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如《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

三、写作背景

1934年,沈从文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湘西故乡,看惯了大都市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乡人身上保留的那种质朴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现代文明的侵入,这种人性美行将消失的情景,于是创作了中篇小说《边城》。

创作动机:“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注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

四、题目解说

指边地的小镇,是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从空间和地位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它代表了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了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五、层次结构

叁:湘西过端午的风俗(顺叙)

第三个端午节:边城赛龙舟

肆:翠翠与傩送的相遇(插叙)

第一个端午节:美丽的邂逅

伍:翠翠与天保的见面(插叙)

第二个端午节:意外的相识

陆:老船夫对翠翠的试探(顺叙)

第三个端午节:甜美的心事

六、全文分析

1、阅读完《边城》这部小说,你认为它有何独特之处?

(1)风景美

小说一开篇就用朴素括淡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与世无争、淳朴自然的边城小镇: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边城》一开篇就呈现出茶峒小镇原始简朴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边疆小镇,充满了恬静的乡村田园风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那里有着明净的天空、青翠的小山和清澈的溪流,明净清丽的自然风光、淡然宁静的居住环境。一个未经现代文明熏染之地,一切的自然景观都是那么的原生。这种自然美不仅包括当地的绿水青山,也包括小镇上的人文景观,酉水两岸的村镇、碾房、筒车,小溪上的绳渡、水磨、茶峒的街道、碧溪岨的翠竹、白塔,这使得茶峒小镇的形象完美展现出。

自然与艺术、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使得小说中所描绘的景观,给人以恬静、舒适之感,如同在画中游,充满了诗情画意。

(2)人性美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地灵自然人杰。淳朴的边地风俗孕育了茶峒人的浑厚:

老船夫的忠实尽责、质朴憨厚,翠翠的天真活泼、单纯娇憨、美丽动人,顺顺的正直明理、仗义疏财,天保的豪放豁达、不拘小节,傩送的浪漫多情、英武俊秀,杨马兵的勤快热情、直率爽朗……面对自然灾难或是死亡意外,茶峒人从不抱怨,而是将其视为"天命"。

小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