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现代汉语考试关键知识点总结.docx
文件大小:15.76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3.98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现代汉语考试关键知识点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

A.节

B.桥

C.鸡

D.羊

2.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是:

A.他昨天去公园了。

B.公园昨天去了。

C.去公园的是昨天。

D.昨天去公园的是他。

3.下列词语中,属于多义词的是:

A.看书

B.河流

C.美丽

D.学习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这本书像一座宝库。

B.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动听。

D.那座山很高。

5.下列词语中,属于同音字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是:

A.红军长征。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那座山很高。

7.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结构的是:

A.美丽的花朵

B.高大的树木

C.美丽的风景

D.高大的山峰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那本书厚得像一座山。

C.她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动听。

D.那座山很高。

9.下列词语中,属于并列结构的是:

A.美丽的花朵

B.高大的树木

C.美丽的风景

D.高大的山峰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雨水滋润着大地。

B.风儿轻轻吹拂着树叶。

C.那本书厚得像一座山。

D.那座山很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汉语基本词汇的有:

A.天

B.地

C.人

D.山

E.水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并列句式的是:

A.他既聪明又勤奋。

B.这本书很厚,而且很重。

C.她唱歌跳舞都很棒。

D.这里的风景很美,空气也很清新。

3.下列词语中,属于汉语基本语法单位的有:

A.词

B.句

C.语

D.句子

E.词汇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递进句式的是:

A.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也好。

B.这个苹果很大,很甜。

C.她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

D.那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5.下列词语中,属于汉语四声的有:

A.阳平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E.中声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条件句式的是:

A.如果下雨,我就不去游泳。

B.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C.不论多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

D.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7.下列词语中,属于汉语词汇演变的有:

A.新词的产生

B.旧词的消失

C.词语的简化

D.词语的合并

E.词语的借代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转折句式的是:

A.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有才华。

B.这个苹果虽然很大,但是不甜。

C.她虽然唱歌不好听,但是跳舞很棒。

D.那本书虽然很贵,但是很有价值。

9.下列词语中,属于汉语成语的有:

A.画龙点睛

B.井底之蛙

C.画蛇添足

D.买椟还珠

E.画饼充饥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疑问句式的是:

A.你去哪儿了?

B.这是什么意思?

C.你怎么还没来?

D.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E.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汉语是一种没有时态变化的孤立语。()

2.“把”字句是一种表示主动意义的句式。()

3.汉语中的量词“个”只能用来修饰可数名词。()

4.介词“在”只能表示时间和地点。()

5.汉语的句子结构以主谓结构为主。()

6.汉语中的“的”、“地”、“得”是三种不同的助词。()

7.汉语的声调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

8.汉语的语法规则非常复杂,不易掌握。()

9.汉语的词汇丰富,包括大量从其他语言借用的词汇。()

10.汉语的书写主要依靠汉字,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

1.简述汉语中的声调对词语意义的影响。

2.解释“主谓宾”结构在汉语句子中的作用。

3.列举三种常见的汉语修辞手法,并分别举例说明。

4.简要说明汉语中的量词如何分类,并举例说明。

5.比较并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异同。

6.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思路: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而“羊”字没有声旁,属于独体字。

2.D

解析思路:主谓宾结构是句子中最基本的结构,主语是“他”,谓语是“去”,宾语是“公园”。

3.D

解析思路: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意义,而“学习”只有一个意义。

4.A

解析思路: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