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可与《伤逝》参照,表现同样思考的鲁迅作品是:
A、《终身大事》
B、《打出幽灵塔》
C、《娜拉走后怎样》
D、《在酒楼上》
正确答案:C
2.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主要影响了:
A、荒诞派文学
B、唯美主义文学
C、浪漫主义文学
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正确答案:A
3.沈从文的小说大多描写()的风土人情。
A、湘西
B、黔西
C、滇东
D、湘东
正确答案:A
4.《“慢慢走,欣赏啊!”》一文,其主题是讲()的关系。
A、善恶与美丑
B、艺术与人生
C、文学与艺术
D、美感与实用
正确答案:B
5.“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这段记载所含“退避三舍”这个典故后来兑现在:
A、鄢陵之战
B、邲之战
C、城濮之战
D、殽之战
正确答案:C
6.“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句人生感悟出自小说:
A、《阿Q正传》
B、《孔乙己》
C、《祝福》
D、《伤逝》
正确答案:D
7.下列作家中,没有给《世说新语》做注释的是()
A、徐震谔
B、杨勇
C、胡适
D、余嘉锡
正确答案:C
8.下列哪个不是曾国藩主持的?
A、湖南帮办团练
B、汉阳铁厂
C、安庆内军械所
D、江南制造总局
正确答案:B
9.爱伦堡认为意大利之美不仅在于它的博物馆和大自然的展现,根本上还和人有关,而()的变化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A、民族
B、国家
C、环境
D、时代
正确答案:D
10.“于时保之”出自:
A、《诗经》
B、《孟子》
C、《周易》
D、《尚书》
正确答案:A
1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仁”和“德治”
B、“有教无类”
C、“克己复礼”
D、“兼爱”和“尚贤”
正确答案:A
12.“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提出的。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正确答案:D
13.慧能是从禅宗五祖()处得传衣钵。
A、弘忍
B、达摩
C、道一
D、神秀
正确答案:A
14.下列不是顾炎武作品的是:
A、《日知录》
B、《少年中国说》
C、《音学五书》
D、《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正确答案:B
15.北岛的《回答》是一首:
A、政治抒情诗
B、托物言志诗
C、咏诗怀古诗
D、借景抒怀诗
正确答案:A
16.下列各项中与柳永词无关的一项是:
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
B、善于运用铺叙手法
C、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
D、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和羁旅行役之愁
正确答案:A
17.“格物致知”的思想出自:
A、《孟子》
B、《中庸》
C、《大学》
D、《论语》
正确答案:C
18.林语堂认为,理解中国书法的要旨是:
A、动静结合
B、形似与神似兼备
C、行云流水的笔触
D、运动的动态原理
正确答案:D
19.下列哪位作家不是北京人?
A、王安忆
B、王小波
C、史铁生
D、王朔
正确答案:A
20.加缪在他的随笔中数次使用这样的修辞方式:用一片黑暗来形容明亮的阳光。这表明了()的思维方式。
A、一元论
B、二元对立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正确答案:B
21.在《故乡的野菜》中,作者写()勾起了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A、马齿苋
B、荠菜
C、枸杞头
D、蒌蒿
正确答案:C
22.对下面加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校,抵抗。
B、将适齐。适,适合。
C、浴,薄而观之。薄,逼近。
D、则何以报不谷?不谷,君王自谦之称。
正确答案:D
23.对《水调歌头》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借月之“阴晴圆缺”来烘托人之“悲欢离合”,来祝愿“人长久”。
B、“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是全词的小序,表明作者写作时间、写作目的。
C、这首词既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理解,又表达了对苏辙的怀念之情。
D、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超脱的人生态度,没有一点淡淡的哀愁。
正确答案:D
24.“性恶论”是()的主张。
A、庄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正确答案:C
25.启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花样年华》的刘以鬯小说是:
A、《动乱》
B、《链》
C、《对倒》
D、《吵架》
正确答案:C
26.()力倡“文须有益于天下”。
A、顾炎武
B、梁启超
C、刘光第
D、谭嗣同
正确答案:A
27.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正确答案:B
28.《新青年》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呐喊》
C、《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