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单元名称
折光率和旋光度的测定
学时
4
时间、课次
第1次
教学目的
1.了解折光率和旋光度的概念
2.掌握折光率和旋光度的测定
重点、难点
熔沸点测量的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引入(10分钟)
二、课程内容(200分钟)
折光率的测定
1.将折射仪置于光线充足的桌面上,记录温度
2.旋开棱镜的锁紧扳手,打开棱镜,用擦镜纸沾少许乙醇,单方向擦拭镜面
3.待乙醇挥发后,加一滴待测样品于镜面上,切记滴管末端不可触及镜面
4.打开遮光板,使视野明亮
5.从1.300开始,转动棱镜手轮与色散首轮使明暗清晰的界线恰巧通过“+”交点,读出折光率
旋光度的测定
1.仪器的预热(10min)
2.零点矫正,
3.放入样品进行检测,并读数
授课单元名称
熔沸点的测定
学时
4
时间、课次
第2次
教学目的
1.了解熔点/沸点测定的概念
2.掌握微量法测熔点/沸点
重点、难点
熔沸点测量的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引入(10分钟)
二、课程内容(200分钟)
熔点测定
1.封闭毛细管:将毛细管端以45°伸入酒精灯,并旋转加热一端封闭,封底要均匀,且不要太厚。
2.装填样品:将毛细管的开口端插入表面皿的样品堆,将样品挤入毛细管中,并借助玻璃管使其垂直下落,将样品掉入毛细管底部,重复多次,使样品高度为2~3mm,且均匀,充实。
3.安装仪器: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紧固在温度计上,使样品部分位于水银球中部,将温度计与毛细管一同插入b型管,且深入为水银球位于导热液中部。
4.测定:用酒精灯加热b形管支管,采用快速升温4~5℃/min,直至样品熔化,记下温度作为参考符,导热液冷却至熔点下50℃时,重新换装样品管,开始精确测定,开始升温较快,在接近熔点10℃,减少火焰,控制升温1℃/min,记录样品初熔及全熔温度。
沸点测定
1.封闭毛细管(同熔点)
2.装填样品:用滴管将待测液加入沸点管约1cm
3.安装仪器(同熔点)
4.测定:用酒精灯加热b形管,开始加热当温度达到稍高于沸点时,可看到内管有一连串小气泡不断逸出,停止加热,缓慢冷却至不再有气泡冒出而逸出气泡刚要进入内管时,即为沸点。
5.待热浴降至沸点30℃,换上新内管,测三次
授课单元名称
苯甲酸的制备
学时
4
时间、课次
第3次
教学目的
1.掌握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的方法
2.掌握减压抽滤及过滤方法
重点、难点
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的制备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引入(10分钟)
二、课程内容(200分钟)
仪器与试剂
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
试剂:甲苯,KMnO4,浓HCL,NaHSO3,饱和NaOH
实验步骤
1.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ml,甲苯25ml水,2gKMnO4,1ml饱和NaOH溶液和1-2粒沸石,搭建回流反应装置,加热回流2小时,停止反应。
2.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如果滤液仍为紫色,且加入少量NaHSO3直至紫色消失。将滤液在冰水浴中冷却,用浓HCL酸化,析出苯甲酸。
3.将制得的苯甲酸抽滤,并转移到表面皿后置于烘干箱烘干。
4.称量,计算产率
授课单元名称
乙酸乙酯的制备
学时
4
时间、课次
第4次
教学目的
1.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学习液态有机酸的蒸馏,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
重点、难点
乙酸乙酯的制备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引入(10分钟)
二、课程内容(200分钟)
三.实验步骤
1.粗产品的制备
(1)在干燥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3ml95%的乙醇,在冷水冷却的同时边摇边加入3ml浓硫酸,加几粒沸石,混合均匀,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20ml醇酸混合液。
(2)搭建装置,注意将收集生成物的圆底烧瓶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中。
(3)加热套加热温度为110℃。从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醇酸溶液,调节速度与蒸出脂速度相同,并使反应温度在120-125℃。
(4)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10min,直到不再有液体馏出为止。
2.粗产品精制
(1)除乙酸,馏出液慢慢加入10ml饱和Na2CO3,轻轻摇晃直至无CO2气体逸出。
(2)除水,将混合液移入分液漏斗,充分摇匀,静置分层,弃下层水层溶液。
(3)除Na2CO3,脂层用饱和10mlNaCl洗涤,一次静置,放出下层。
(4)除乙醇,再用10ml饱和CaCl2洗涤脂层两次弃下层液,从上层将乙酸乙酯倒入干燥锥形瓶中,加入2-3g无水MgSO4静置30min期间间歇摇动瓶底。(注意瓶口用橡胶塞封口)
(5)除乙醚,将干燥后的液体倒入50ml烧瓶中,配普通蒸馏装置加入沸石加热蒸馏,收集73-78℃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