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医院心肌梗死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34.11 K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9.2千字
文档摘要

医院心肌梗死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疼痛

B.发热

C.恶心、呕吐

D.心律失常

E.呼吸困难

答案:A

2.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最高的血清标志物是

A.LDH

B.α-HBDH

C.SGOT

D.cTnI

E.CPK

答案:D

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易合并

A.室性早搏

B.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颤动

D.房性心动过速

E.右束支传导阻滞

答案:B

4.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时禁用

A.间羟胺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基肾上腺素

E.硝普钠

答案:D

5.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

A.休息时心电图

B.24小时动态心电图

C.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D.超声心动图

E.心脏CT检查

答案:C

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疑有早期心源性休克末梢循环改变,血压90/70mmHg,尿比重1.016,中心静脉压13cmH?O。治疗时应首选

A.肾上腺素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西地兰

D.硝普钠

E.心痛定

答案:B

7.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剧烈疼痛效果最好的药物是

A.硝酸甘油

B.二硝酸异山梨醇

C.罂粟碱

D.吗啡

E.可待因

答案:D

8.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坏死组织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需要

A.2-3周

B.4-5周

C.6-8周

D.9-10周

E.11-12周

答案:C

9.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宜溶栓治疗的情况是指同时伴有

A.血压160/100mmHg

B.6个月前腔隙性脑梗塞

C.主动脉夹层

D.2周前曾行桡动脉穿刺

E.萎缩性胃炎1年

答案:C

10.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伴频发多源室性早搏,用利多卡因无效,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普鲁卡因酰胺

B.普罗帕酮

C.胺碘酮

D.阿替洛尔

E.维拉帕米

答案:C

1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然出现心尖区收缩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最可能的原因是

A.心室壁瘤

B.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C.心包炎

D.室间隔穿孔

E.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答案:B

1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后2个月内发现甲状腺囊肿,拟手术治疗,手术宜在何时进行最好

A.即刻

B.1个月内

C.2个月内

D.3个月后

E.6个月后

答案:E

1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床增大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B.窦性心动过速

C.心排血量急剧降低

D.周围血管扩张

E.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答案:C

14.下列哪项不是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A.心脏破裂

B.梗死后综合征

C.二尖瓣脱垂

D.室壁瘤

E.主动脉窦瘤破裂

答案:E

15.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中升高最早的是

A.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

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2(LDH?)

C.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LDH?)

D.谷草转氨酶(AST)

E.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

答案:E

16.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主要鉴别点是

A.疼痛的部位

B.疼痛的性质

C.是否伴有多源性早搏

D.是否伴有ST段抬高

E.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升高

答案:E

1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80/50mmHg,中心静脉压4cmH?O,尿少,可能的诊断是

A.心源性休克

B.肾功能衰竭

C.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D.急性左心衰竭

E.急性心包炎

答案:C

1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后10小时后升高的血清酶是

A.CPK

B.CPK-MB

C.LDH

D.AST

E.肌红蛋白

答案:C

1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首选的药物是

A.阿托品

B.利多卡因

C.胺碘酮

D.普鲁卡因酰胺

E.维拉帕米

答案:B

20.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心源性休克

B.心律失常

C.心脏破裂

D.乳头肌断裂

E.心力衰竭

答案:B

二、多选题

1.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

A.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B.心脏破裂

C.栓塞

D.心室壁瘤

E.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答案:ABCDE

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为

A.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

B.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C.T波倒置

D.ST段压低

E.P波消失

答案:ABC

3.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包括

A.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

B.挽救濒死心肌

C.防止梗死扩大

D.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E.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

答案:ABCD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