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概述;神经组织特殊染色;;;神经纤维;;神经系统的区分;8;NS常用的术语;1.灰质和皮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
体聚集的部位,色泽灰暗,称灰质;
在大、小脑,灰质集中于表层,称皮质。
2.白质和髓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
聚集的部位,色泽白亮,称白质;
分布在大、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髓质。;3、神经核和神经节: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
元胞体聚集在一起,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称神经核;位于周围神经系统内称神经节。
4、纤维束和神经: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
的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称纤维束;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称神经。
5、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间散在有神经元胞体,称网状结构。;第一节神经元的机能和反射中枢;一、神经纤维的传导机能;;突触分类;突触;突触传递的过程;突触后膜上产生的电位变化称突触后电位;突触的传递具体过程和原理;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冲动;?;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三、反射中枢;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中枢抑制;(1)突触后抑制:通过抑制性中间N元释放抑制性
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IPSP而实现。;(2)突触前抑制;神经递质;第一节脊髓和脊神经;一、位置和外形;脊髓圆锥:;脊神经:;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全长共有31节段。
颈8、
胸12、
腰5、
骶5、
尾1。;37;三、脊髓的内部结构;39;白质位于外周,分前索,外侧索,后索。;长的上行纤维束;(2)脊髓丘脑束;长的下行纤维束;四、脊髓的功能;2、反射功能;腱反射;特点: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所以其反射时很短,耗时约0.7ms。
意义: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
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若腱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感受装置
肌梭;肌紧张;屈肌反射;皮肤;(2)内脏反射;3、脊休克;端脑(telencephalon);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
左脑是负责人右边一切活动。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理解数学和语言的脑细胞集中在左脑。
右脑是负责人左边一切活动。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右脑发达的人在知觉和想象力方面有可能更强一些;而且知觉、空间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强一些。在各种动作上相对更敏捷一些。
在发展上,人的左右脑发育是不平衡的。绝大多数人是左脑发达。全球有10%的人是左撇子,即右脑比较发达。;外形和分叶;上外侧面(沟、回);内侧面结构;下面结构;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61;62;基底核(basalnuclei);尾状核;基底神经核病变临床表现;大脑半球的髓质(了解);67;;;;1、躯体运动区(第I躯体运动区):
位置: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
功能:该区是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重要区域。;身体各部投影在功能区特点:;2、躯体感觉区(第I躯体感觉区):
位置: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
功能:该区管理对侧半身躯体的感觉。;身体各部投影在功能区特点:;3、视觉区:;4、听觉区:;语言中枢(位于忧势半球)
5、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
6、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
7、听话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
8、阅读中枢:位于颞角回。;优势半球:脑的高级功能向一侧半球集中,该侧半球称为优势半球。;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⑴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一信号相对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
第一信号:直接作用于眼、耳、鼻、舌、身等感受装置的现实具体的感觉刺激信号。
⑵第二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相对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
第二信号:如果说具体的信号是第一信号,那么相应的语词则是第一信号的信号,即第二信号。;大脑皮质的电活动-----脑电图;第一节脑干、小脑和间脑;脑神经;脑干brainstem;基底部平坦,向后延续为小脑中脚。
临床上把延髓、脑桥、小脑交界处,称为脑桥小脑三角。;Ⅴ;87;(2)背侧面;背侧面;;2、脑干内部结构;(1)灰质:
居表层,包括脑神经核及非脑神经核。
;c.功能相同的脑神经核排列成细胞柱,分:;94;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脑干(brainstem);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