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常规生化检测的临床应用.ppt
文件大小:2.03 MB
总页数:10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37万字
文档摘要

4、肝硬化:转氨酶活性取决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程度,终末期肝硬化转氨酶活性正常或降低。5、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正常或轻度上升。6、急性心肌梗塞后6~8小时,AST增高,18~24小时达高峰,其值可达参考值上限的4~10倍,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5天后恢复。若再次增高提示梗塞范围扩大或新的梗塞发生。第55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7、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肺梗塞、肾梗塞、胰腺炎、休克转氨酶轻度升高(50-200U)。第56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AST同工酶(iso-AST)生化特性在肝细胞中有两种AST同工酶,存在于胞浆称为上清液AST(ASTs);存在于线粒体称为线粒体AST(ASTm),正常血清中大部分为ASTs,ASTm仅占10%以下,当肝细胞受到轻度损害,线粒体未遭破坏,血清中ASTs漏出增加,而ASTm正常。如肝细胞严重损害,线粒体遭到破坏,此时血清中ASTm升高,因此ASTm升高表明肝细胞坏死严重。第57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轻、中度急性肝炎,血清中AST轻度升高,其中以ASTs上升为主,ASTm正常;重症肝炎血清中ASTm升高;心肌梗塞时ASTm也升高。第58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1.碱性磷酸酶(ALP)生化特性ALP在碱性环境中能水解磷酸酯产生磷酸。ALP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小肠及胎盘中,由于血清中大部分ALP来源于肝脏和骨骼,因此常作为肝脏疾病的检查指标之一,胆道疾病时由于ALP生成增加而排泄减少,引起血清中ALP升高。第59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1、肝胆系统疾病:肝细胞损伤ALP升高。2、黄疸的鉴别诊断:ALP和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鉴别诊断。1)胆汁淤积性黄胆疸,ALP和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仅轻度增加。2)肝细胞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中等度增加,转氨酶活性很高,ALP正常或稍高。第60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ALP明显增高,ALT无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大多正常。3、骨骼疾病:血清ALP升高。4、生长中儿童、妊娠中晚期血清ALP生理性增加。第61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碱性磷酸酶同工酶(ALP同功酶)ALP同功酶可分为6种,ALP1-ALP6,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ALP1细胞膜组分和ALP2的复合物ALP2肝型ALP3骨型ALP4胎盘型ALP5小肠型ALP6IgG和ALP复合物。第62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γ谷氨酸转移酶测定(GGT)

生化特征GGT是催化谷氨酰基转移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微粒体上,参与谷胱苷肽的代谢。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胆系统,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因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除受阻时,血清中的GGT增高。第63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1、胆道阻塞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硬化性胆管炎等所致的慢性胆汁淤积;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中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GGT正常;若GGT持续增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3、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明显或中度升高。第64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谷氨酸脱氢酶测定(GLDH)生化特征GLDH是线粒体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肌及肾脏,主要功能是催化L-谷氨酸脱氨。血清中的GGT主要来自肝脏。当肝脏疾病涉及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时,血清中的GLDH增高。第65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意义1、肝脏疾病:是肝实质损伤的敏感指标,用于检查肝脏线粒体的受损程度;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无并发症时,升高程度较转氨酶小;慢性肝炎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4-5倍;肝硬化时升高达2倍;3、酒精伴肝细胞坏死时,升高较其它酶敏感。第66页,共103页,星期日,2025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