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保洁岗位院感防控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A.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B.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
C.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
D.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答案:C。解析: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不属于医院感染。A、B、D选项均符合医院感染的定义。
2.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首选()
A.含氯消毒剂
B.季铵盐类消毒剂
C.过氧化氢消毒剂
D.清水擦拭
答案:B。解析: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首选季铵盐类等低水平消毒剂进行清洁与消毒;当受到芽孢、分枝杆菌、经血传播病原体等污染时,才选择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高水平或中水平消毒剂。清水擦拭不能起到消毒作用。
3.保洁人员在清洁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病房后,进行手卫生时,首选()
A.流动水洗手
B.速干手消毒剂
C.酒精棉球擦拭
D.碘伏消毒
答案:A。解析:当手部有可见污染物,或从事可能污染手部的操作后,应使用流动水洗手;速干手消毒剂适用于手部没有可见污染物时。酒精棉球擦拭和碘伏消毒不能替代规范的手卫生方法。
4.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地面,应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其有效氯浓度为()
A.250mg/L
B.500mg/L
C.1000mg/L
D.2000mg/L
答案:C。解析: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地面,应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5.医院病房日常清洁应遵循的原则是()
A.由洁到污
B.由污到洁
C.先清洁后消毒
D.先消毒后清洁
答案:A。解析:医院病房日常清洁应遵循由洁到污的原则,防止交叉污染;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后消毒。
6.保洁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应将锐器放入()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利器盒
D.塑料桶
答案:C。解析:锐器应放入利器盒,以防止刺伤工作人员;黄色垃圾袋用于盛装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及化学性医疗废物;黑色垃圾袋一般用于盛装生活垃圾;塑料桶不能用于盛装锐器。
7.以下关于口罩佩戴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佩戴口罩前应洗手
B.口罩应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C.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时,浅色面朝外
D.口罩出现潮湿应及时更换
答案:C。解析: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时,深色面朝外,浅色面朝内。A、B、D选项关于口罩佩戴的说法均正确。
8.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2
B.3
C.4
D.5
答案:B。解析: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保洁人员清洁消毒使用的抹布、拖布等工具应()
A.一用一清洗
B.一天一清洗
C.一周一清洗
D.不用清洗
答案:A。解析:保洁人员清洁消毒使用的抹布、拖布等工具应一用一清洗,防止交叉污染。
10.对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进行终末消毒时,空气消毒可选用()
A.紫外线灯照射
B.含氯消毒剂喷雾
C.过氧乙酸熏蒸
D.以上均可
答案:D。解析:对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进行终末消毒时,空气消毒可选用紫外线灯照射、含氯消毒剂喷雾、过氧乙酸熏蒸等方法。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
答案:ABC。解析: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虫媒传播在医院感染中较少见。
2.保洁人员在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A.戴口罩
B.戴手套
C.穿工作服
D.必要时戴护目镜
答案:ABCD。解析:保洁人员在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为防止感染,应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当可能有体液、血液等喷溅时,必要时应戴护目镜。
3.以下哪些属于医疗废物()
A.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
B.废弃的化学消毒剂
C.患者的病理标本
D.过期的药品
答案:ABCD。解析: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属于损伤性医疗废物;废弃的化学消毒剂属于化学性医疗废物;患者的病理标本属于病理性医疗废物;过期的药品属于药物性医疗废物。
4.关于手卫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手的目的是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B.速干手消毒剂比洗手更能有效杀灭所有微生物
C.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洗手
D.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应进行手卫生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