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首要原则是()
A.快速反应
B.以人为本
C.统一指挥
D.科学应对
答案:B。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以人为本是首要原则。
2.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突发事件()
A.医院内发生火灾
B.某科室医护人员因奖金问题集体罢工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大量患者涌入医院
D.医院电梯突发故障,导致多人被困
答案:B。医护人员因奖金问题集体罢工属于医院内部管理矛盾,并非不可预见、突然发生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的突发事件。而火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电梯故障都符合突发事件的特征。
3.医院发生火灾时,应遵循的疏散原则是()
A.先病人、后医护人员
B.先贵重设备、后病人
C.先医护人员、后病人
D.先病人、后贵重设备
答案:A。在火灾疏散时,首先要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将患者疏散到安全地带,然后才是医护人员有序撤离。贵重设备相对于人的生命来说,重要性次之。
4.当医院内发生疑似生物恐怖袭击事件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封锁现场
B.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C.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D.对现场进行消毒
答案:A。封锁现场可以防止事件进一步扩散,控制污染范围,为后续的调查、处理等工作创造条件。然后再进行报告、隔离治疗和消毒等措施。
5.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频率至少为()
A.每月一次
B.每季度一次
C.每半年一次
D.每年一次
答案:C。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能够保证医护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保持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熟悉程度和应对能力。
6.下列关于医院应急物资储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急物资应定期检查和更新
B.储备量应根据医院规模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确定
C.应急物资可以与日常医疗物资混用
D.应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台账
答案:C。应急物资是专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准备的,不能与日常医疗物资混用,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物资能够及时、足额地投入使用。
7.医院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时,对患者的救治原则不包括()
A.催吐、洗胃、导泻
B.大量使用抗生素
C.对症治疗
D.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答案:B。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食物中毒不一定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不能盲目大量使用抗生素。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对症治疗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救治措施。
8.当医院遭遇自然灾害(如地震)时,首先应组织()
A.患者转移
B.设备保护
C.建筑检查
D.人员疏散
答案:D。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所以应首先组织人员疏散,将患者和医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
9.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应()
A.每年修订一次
B.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C.发生重大事件后修订
D.不需要修订
答案:B。医院的情况和面临的突发事件风险会不断变化,所以应急处理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以保证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10.对于医院内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安保人员应首先()
A.控制行凶者
B.疏散周围人员
C.报警
D.救治受伤医护人员
答案:A。控制行凶者可以防止其继续实施伤害行为,保护更多人的安全,然后再进行报警、疏散人员和救治受伤医护人员等工作。
11.医院突发停水事件时,首先应()
A.联系供水部门了解情况
B.启用备用水源
C.对患者进行解释和安抚
D.组织人员寻找漏水点
答案:A。先联系供水部门了解停水原因和预计恢复时间,以便采取更合理的应对措施。如果是外部供水问题,可根据情况启用备用水源;同时对患者进行解释安抚和寻找漏水点等工作也需要同步进行,但首先要了解停水情况。
12.下列哪项不属于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A.特别重大(Ⅰ级)
B.重大(Ⅱ级)
C.较大(Ⅲ级)
D.一般(Ⅳ级)
E.轻微(Ⅴ级)
答案:E。根据相关规定,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3.医院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立即疏散周围人员
B.工作人员穿戴防护设备进入现场
C.对泄漏区域进行封锁
D.自行对放射性物质进行清理
答案:D。放射性物质清理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医院自行清理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受到辐射伤害和污染范围扩大,应等待专业的辐射防护机构人员来进行清理。
14.医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指挥中心应设在()
A.医院院长办公室
B.医院急诊科
C.医院信息中心
D.一个相对独立、便于指挥协调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