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4-
3.1一般规定-4-
3.2施工阶段监测-5-
3.3运营阶段监测-7-
4监测设备与软件-10-
4.1传感器设备-10-
4.2数据采集设备-12-
4.3设备控制集成-13-
5监测内容-14-
5.1一般规定-14-
5.2环境作用监测-14-
5.3应力应变监测-15-
5.4变形监测-16-
5.5振动监测-17-
5.6耐久性监测-18-
6数据处理与结构性能评估-19-
6.1一般规定-19-
6.2数据处理-19-
6.3数据统计分析-19-
6.4预警阈值-20-
6.5分析评估-21-
7高层与高耸结构的监测-23-
7.1一般规定-23-
7.2施工阶段监测-24-
-1-
7.3运营阶段监测-25-
8大跨空间结构的监测-27-
8.1一般规定-27-
8.2施工阶段监测-28-
8.3运营阶段监测-29-
9工业厂房结构的监测-30-
9.1一般规定-30-
9.2施工阶段监测-31-
9.3运营阶段监测-31-
10人行桥梁结构的监测-33-
10.1一般规定-33-
10.2施工阶段监测-34-
10.3运营阶段监测-34-
11安装与调试-36-
11.1安装前准备-36-
11.2安装-36-
11.3调试-37-
12验收-38-
12.1一般规定-38-
12.2硬件验收-38-
12.3系统验收-39-
13运行维护和保养-40-
-2-
1总则
1.0.1为规范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验收及运营维护工作,
统一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数据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
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多高层和大跨度民用建筑结构、高耸结构、工业建筑结构、
及人行桥梁结构,指导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验收及维护。
1.0.3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0.1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
通过安装的各类传感设备,实时在线采集结构的环境作用和结构响应信息,
并通过网络传输、处理和发布相关信息,评估分析结构的工作性能,实现结构损
伤的识别分析与预警,为结构的管理和维护提供决策支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