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校庆座谈会汇报发言范文.docx
文件大小:18.1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2.82千字
文档摘要

校庆座谈会汇报发言范文

尊敬的理事长、各位理事、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着重从管校治校、心得体会和下步打算三方面向与会领导报告如下:

一、管校治校方面

主要是构建安全、质量、服务“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确保安全守得牢、质量过得硬、服务做得优的工作目标。

(一)突出守安全,护航发展大计

这些年,我感到我们讲得最多、投入最大、转得最勤、查得最严、花功夫最多的就是安全。安全作为办学治校的“生命线”必须万无一失,否则就会一失万无。因此,在理事会的强力支持下,我们全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着重向“人防”挖潜力、求质量、要保证。

一是以安全责任制为牵引,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织密安全网格,落实安全捆绑责任,形成了“安全千万钧、责任大家挑”的工作格局。二是以安全巡查为载体,建立校区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级领导分段抓、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区块抓、全体师生共参与的安全日巡查、隐患马上改、演练定期搞等制度。三是以安全风险预防预防为前置,每周召开级主任以上人员参加的安全形势研判会,查漏洞、补缺口,对可能的安全风险事先研判、风险评估、主动预防,走好安全先手棋,打好预防主动仗,消灭隐患于萌芽。

同时,我们积极打造“家校社”联动机制,协调公安、消防、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开展法治安全、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主题教育;关注师生心理健康,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异体质风险预防、心理咨询干预等措施,保障了正常教学秩序。

(二)突出强质量,深耕教学内涵

抓住“质量立校”根本,全力构建“五育并举”育人格局。

一是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路,调动好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突出练习在学得会、练得熟、考得好中的作用。践行“※※※※※※”教学模式,备课教研方面发挥集体智慧,实行同备同研同用;教学目标落实上实行堂清、日清、周清、月清,保证教学任务时序完成、不留欠账。课堂环节以“五环”打造高效课堂,推广“小组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配合能力。我们还邀请县局教研员到校指导教学。上学期,邀请县英语教研员指导三年级英语教改。※※※老师在全县三年级英语视导教学中做观摩课,扩大了※※影响。去年以来,先后有※※名老师参加县优质课评选,全部获奖,※※※老师获得县优质课一等奖,被推荐为市优质课教师;※※名老师参加县“同课异构”比赛,除1个二等奖,其余均为一等奖;※※名教师参加县教师业务理论知识抽考全部获奖。教学质量调研排名稳居同级段第一。

二是开展特色教学。常态化开展师生同阅读、同练字、同锻炼活动。不断创新经典诵读、阳光大课间、快乐课外活动组织,在寓教于乐中陶冶情操、强健体魄。我们大力开展特色教学,开设了电子琴、书法、美术、乒乓球、篮球、跳绳等特长班,惠及学生近※※人。当前,我们正探索开设更多的兴趣社团,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目前,我们正全力筹备全县最美大课间比赛,力争获得好名次。

三是丰富校园文化。每学期,根据不同级段学生特点举行规范汉字书写、听写,数学竞赛、作文比赛、英语听力大赛、经典朗诵比赛等教学竞赛。每年元旦、六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比赛、书画展、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前不久,我们在期中阶段性学情评价完成后,还组织了春季运动会和小学生叠衣服技能大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有关视频在微信、抖音、学校电子屏投放后,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提升服务温度,凝聚育人合力

以师生为中心,深耕“教育为本,以爱育爱”的内涵。

一是树立大服务思维。把“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贯穿到教学、管理、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响亮地提出“爱作魂、拼服务、暖人心、人人讲服务,事事服务人”等口号。从校长到每个老师,再到后勤人员,人人都当服务员;从课堂教学到后勤保障,再到家校沟通的每个细节,微笑再微笑、热情再热情、耐心再耐心,周到再周到,全方位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伴随式服务,让学生的需求达到哪里,服务关怀就延伸到哪里。比如,我们的生活老师,在完成宿管、盛饭、洗刷等工作的同时,业余时间给学生缝补衣服、理发梳头、做好个人卫生,遇到生病学生不分昼夜、贴身陪伴,用高度的敬业,无私的奉献温暖学生,感动家长,擦亮了我校服务品牌。

二是服务好习惯养成。把养成好习惯、铸就好人生作为幼儿和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努力把懂感恩、讲礼貌、重规则、尊重人、勤学习、善思考植入学生幼小心灵,每周布置检查感恩作业,定期开展卫生检查,每期举办生活技能大赛,从立身行事到待人接物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家长普遍反映,把孩子送到育英就像换了一个人。现在,公办学校管不了,家长没办法,成绩差没人要的孩子,都把送学生到我校作为理想的选择。因为,在这里从校领导到班主任都练就了一套服务温暖学生,爱心感化学生的功夫,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