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pdf
文件大小:560.18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04万字
文档摘要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7(题后含答案及

解析)

题型有:1.单项选择题2.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部分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马

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三者是有机

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剖析,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

马克思主义的结论和归宿,处于核心地位。因此,B项正确。知识模块: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B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没有脱离

物质的运动,也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和物质是统一的。因此,选项B正确。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上经历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包括

A.概念、判断、推理

B.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D.客体、主体、中介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

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

类的意识。故选B项。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唐朝刘禹锡的诗“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清朝郑板桥所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这些诗词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发展量的变化

B.事物发展中对立统一的规律

C.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D.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知识

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5.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

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

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

盾的个性。马是总称,是普遍性,是共性;而白马是其中一种具体事物,是特殊

性,是个性。所以B项正确。“白马非马”是一种典型的诡辩论观点,是错误的。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6.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

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

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

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所以选项C正确。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

7.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