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
1.决定电流伤害程度的因素?决定电流伤害程度的因素?1.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2.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3.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4.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
感知电流电流I伤害程度感知摆脱致命0.7-1.1mA10.5-1.6mA30mA摆脱电流致命电流1.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123
人体电阻下降03与易损期重合02能量积累012、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电流较大时心脏会停止跳动,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而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失调而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或对脑组织产生严重损坏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瘫痪等。从左手至脚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右手到脚、从手到手也是很危险的路径,从脚到脚是危险较小的路径。电流途径心脏电流因数左手—左脚、右脚或双脚1.0双手—双脚1.0左手—右手0.4右手—左脚、右脚或双脚0.8右手—背0.3左手—背0.7胸—右手1.3胸—左手1.5臀部—左手、右手或双手0.73、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
频率在30~60Hz的交流电易引起人体心室颤动,常用的50Hz的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最为严重。各种频率的死亡率频率(HZ)10255060801001202005001000死亡率(%)217095914334312214114、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
决定电流伤害程度的因素3.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1.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增大电阻2.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迅速切断电源4.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工程设计上2.触电防护的关键
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
1、感知电流、摆脱电流、致命电流根据电流通过人体时,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的不同,可将作用于人体的电流分为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和致命电流。1感知电流2摆脱电流3致命电流
1.感知电流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对于正常人体,感知阈值平均为0.5mA,并与时间因素无关。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可能因不自主反应而导致由高处跌落等二次事故。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感知电流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感知阈值。
2.摆脱电流摆脱电流是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摆脱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摆脱阈值。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0.5mA;成年男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9mA;成年女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6mA;儿童的摆脱电流较成人要小。对于正常人体;摆脱阈值平均为10mA,与时间无关。
3.致命电流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指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直流50mA以上、工频30mA以上的电流为致命电流。室颤电流是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其最小电流即室颤阈值。由于心室颤动几乎终将导致死亡,因此,室颤电流即致命电流。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仅为50mA左右;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为数百毫安。当电流持续时间小于0.1S时,只有电击发生在心脏易损期,500mA以上乃至数安的电流才能够引起心室颤动。
3.致命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触电示意图单相触电人体站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部分触及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称为单相触电。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为:式中------系统相电压,单位为V;------人体电阻,单位为Ω;------系统的接地电阻,单位为Ω。
3.致命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触电示意图解:该系统发生单相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则该值已大大超过人体能够承受的能力,足以致命。【例1-1】380/220V三相四线制系统,=220V,=4Ω,=1000Ω,求当发生单相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
3.致命电流(a)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触电示意图(b)等效电路
3.致命电流则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和流过人体的电流分别为式中——系统每相对地复阻抗,也称为系统的零序负阻抗,为每相对地绝缘电阻与对地电容的并联值,单位为Ω。
3.致命电流【例1-2】某380V三相三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由数公里长的电缆线路供电,已知系统对地阻抗Z≈XC=10000Ω,该系统有人触及一相带电导线,试计算流过人体的电流。人体电阻取1000Ω。解:系统相电压发生单相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
3.致命电流两相触电人体有两处同时接触带电的任何两相电源时的触电称为两相触电。两相触电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