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
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
第01讲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和作业成本计算
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不多,难度较低,但是由于在实务工作中接触较少,故有些概念显得比较晦涩。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可以客观题考核,也可以和其他章节结合考主观题,但总体难度都不是很大。
24年在第三篇介绍了“作业预算的编制”,由于和本章内容联系紧密,故把该部分内容放在本章学习。
知识框架
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基本思路
第1页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
『例』生产两种产品(教材和宣传画),教材数量多,但是印刷的要求并不高;宣传画数量少,但是
印刷的要求很高。总体制造费用为10万元,前者耗用工时为95个,后者耗用工时为5个。
涉及到的工作:调试、印刷、维修等。
第2页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
总体思路:在对直接费用的分配上,两者无区别;在对间接费用(主要是制造费用)的分配上,两者
存在不同。
『提示』作业成本法下,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
二、核心概念
资
作业耗用的人工、能源和实物资产(例如车床和厂房)等。
源
作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作业中心是由若干
业个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集合。
成本的驱动因素。
如产量增加,直接材料增加,产量即为直接材料的成本动因。
资源
成成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用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可以将资源成本
本本动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动因
因
作业
成衡量一个成本对象需要的作业量,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动因计量
本动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因
三、特点
1.成本计算分为两个阶段(“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2.成本分配强调因果关系(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有三种形式:追溯、动因分配和分摊;追溯最准确,
分摊最不准确);
第3页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
3.成本分配使用多维成本动因(能够保证成本的准确性)。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基本指导思想是“产品消耗资源、资源消耗作业”
B.成本计算过程可以概括为“作业→资源→产品”
C.一项作业可能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也可能泛指一类活动
D.作业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故选项A的
说法不正确;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计算过程可以概括为“资源→作业→产品”,所以选项B的说
法不正确;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增加的
驱动因素,故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第二节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原理
(一)作业的认定
作业认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根据企业总的生产流程,自上而下进行分解;另一种形式是通过与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