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0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40108
课程类别:核心课程
学分/学时:8/144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
适用年级:2020级
制订人:
审订人: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课模块下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建筑构造
熟悉基本的建筑物构造,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
建筑材料
熟悉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国家制图标准《建筑制图》等相关标准中的图幅、图框格式、常用比例、写字要求及字形、图线宽度等基本要求;
2.掌握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及正确使用工具;
3.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并能正确运用其特性来判断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形体的三视图绘制;
4.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5.理解剖断面图种类及绘制;
6.了解建筑工程图的基本知识;
7.掌握建筑施工图中平立剖面图及详图表达的内容和识图;
8.掌握结构施工图中基础图、梁柱板的配筋图及平法施工图;
能力目标
能够熟掌握国家制图的基本标准;
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简单图形的绘制;
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形体的三视图绘制;;
能够熟练进行正等轴测图、剖断面图的绘制;
能够熟练进行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识图;
素质目标
养成辩证思维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保持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注重学生的自身发现与行业特点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具备较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品质,加强环保、节能、安全意识和执法观念,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44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绪论
2
理论讲授型
教学做一体化
2
制图工具与用品
2
理论讲授型
3
基本制图标准
14
理论讲授型
4
几何作图
10
理论讲授+实操
5
投影的基本知识及形体的投影
40
理论讲授+实操
6
轴测投影
14
理论讲授+实操
7
剖面图与断面图
16
理论讲授+实操
8
建筑工程图的基本知识
4
理论讲授型
9
建筑施工图
24
理论讲授+实操
10
结构施工图
18
理论讲授+实操
总计
144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绪论
1.了解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
2.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3.了解我国工程图学发展史概况;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2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形成性考核2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80%(期末理论考试)
2.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3.我国工程图学发展史概况;
制图工具与用品
1.了解制图工具与用品的使用方法;
2.了解制图工具与用品的要求;
1.绘图板;
2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形成性考核2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80%(期末理论考试+实操)
2.丁字尺;
3.三角板;
4.绘图笔、圆规和分规;
5.比例尺、建筑模板、曲线板、擦图片;
6.图纸;
7.绘图铅笔;
8.墨水;
9.其他用品
基本制图标准
1.理解《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的主要内容;
2.掌握图纸的相关知识;
3.掌握图线的种类及画法;
4.理解字体的要求;
5.理解比例种类及应用;
6.掌握尺寸的标注及相关规定;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的主要内容;
2
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教材、教案、计算机、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形成性考核2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