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pdf
文件大小:991.35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43万字
文档摘要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

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

大。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

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获得

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独立从事各种建设工程中的

勘察、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等的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高

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

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在能源、水利水电、

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和国防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

施工和管理以及工程病害评价和治理。

二、基本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地质工程学方面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

较好的科学素养。通过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

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

初步具备生产、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管理

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坚实的数学、力学和地质学基础。

(2)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

(3)运用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对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开展勘察、评价、

治理、设计、规划的能力。

(5)了解地质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及技术发展动态。

(6)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技术文献资料。

(7)掌握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

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初步具有运用计算机完成地质工程及其

相关工作的能力。

(8)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

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

(一)学制

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

年。

(二)学位

完成本专业学业,修满170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授

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学科

主要学科:地质工程学,包括:方向A(工程地质学)、方向

B(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

(一)基础课程

地球科学概论、基础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化学、工

程制图、工程测量

(二)主干课程

构造地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

原理、工程地质勘察

(三)特色课程

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质体改造、环境岩土工

程、地球物理

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总学分170学分。必修课占10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57

学分(含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学分、形式与政策1学分)、

专业类基础课26学分、专业课19学分;选修课46学分,

其中专业指选修课23学分、专业任选课17学分、跨学科选

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时占总学

时比例(%)

公共基础课必修5633.1106234.1

指选00.000.0

专业类基础课必修2514.545014.5

专业课必修1911.034210.9

指选2414.043213.9

任选2313.441413.3

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必修2514.041413.3

合计172

100

3114100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1思想品德修养2361

2法律基础2362

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546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366

5毛泽东思想概论2367

6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547

7形式与政策1自学,全校统考

8大学英语162881,2,3,4

9体育41441,2,3,4

10大学信息技术基础3541

11高等数学122161,2

12线性代数3541

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543

小计

(二)专业类基础课

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1地球科学概论4721

2工程制图3542

3工程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