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挖土方流程
基坑支护与挖土方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流程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以下是详细步骤:
一、前期准备
1.地质勘察与方案设计
完成地质勘探,明确土层分布、地下水位、周边管线及建筑物情况。
根据勘察结果设计支护方案(如排桩+内支撑、土钉墙、钢板桩等),并通过专家论证。
2.场地平整与放线
清除地表障碍物,平整场地,测量放样确定基坑边线及标高。
二、支护结构施工
1.支护结构施工
排桩支护:钻孔灌注桩、钢板桩等按设计间距施工,桩顶浇筑冠梁。
土钉墙/锚杆:钻孔植入土钉或锚杆,注浆后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内支撑/锚索:架设钢支撑或预应力锚索,确保支护体系稳定。
2.截水帷幕施工
采用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桩等形成止水帷幕,防止地下水渗透。
三、土方开挖
1.分层分段开挖
遵循“分层、分段、对称、平衡”原则,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支护设计允许值。
机械开挖为主,预留300mm人工清槽,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
2.边坡修整与防护
开挖后及时修整边坡,喷射混凝土或挂网喷浆防止土体坍塌。
四、排水与降水
1.降水措施
采用管井降水、轻型井点等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底以下0.5~1.0m。
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抽排地表水和雨水。
五、监测与应急处理
1.动态监测
监测支护结构变形、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沉降等,频率不低于每日1次。
若变形速率超过预警值,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支撑、回填反压)。
六、基底验收与后续施工
1.基底验槽
联合设计、勘察、监理单位验收基底土质、标高,合格后浇筑垫层。
2.基础施工
进行底板、承台等结构施工,同步拆除支护结构(按设计顺序)。
七、注意事项
安全控制:开挖机械与支护结构保持安全距离,设置警示标志,禁止超挖。
雨季施工:加强排水,覆盖边坡,防止雨水浸泡导致坍塌。
环境保护:土方外运需密闭运输,减少扬尘污染。
实际施工中需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动态调整方案,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