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贵州省草种选择指南.pdf
文件大小:273.76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9.99千字
文档摘要

贵州省草种选择指南

贵州省林业局

2025年4月

前言

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包括乔木郁闭度<0.1的疏林草

地、灌木覆盖度<40%的灌丛草地,不包括生长草本植物的湿地。草地

作为一种农业生物资源,既是我国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又

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贵州省享有得天独厚的

气候条件,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复杂,草地类型多样,为贵州草地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贵州优良草种种类虽然繁多,豆

科、禾本科草种达260余种,但与北方天然草地相比,贵州天然草地存

在品质不高、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在草种分区建植方面尚缺乏系统、全

面性成果。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草地管理,科学合理地选择国土绿化和草产业发

展草种,《贵州省草种选择指南》通过对贵州的地形、海拔、经纬度变

化、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海拔高度作为主要区

划标志,区划为I高海拔区、Ⅱ中高海拔区、Ⅲ中低海拔区、Ⅳ低海拔区四

个分区,并形成贵州省推荐草种、慎重发展草品种、不宜发展草品种清

单目录和分区分布图,为推进全省草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草地生态修

复治理及草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目录

1基本情况-1-

1.1地貌特点-1-

1.2气候条件-1-

1.3土壤类型-2-

1.4草地资源-3-

2背景与必要性-5-

2.1背景-5-

2.2必要性-6-

3总体思路-8-

3.1指导思想-8-

3.2遵循原则-8-

3.2.1尊重草种生长习性-8-

3.2.2尊重地带性特点-8-

3.2.3联系草种实际种植现状-8-

3.3主导因子选择与分区-9-

4分区建植与草种布局-10-

4.1草地分区建植-10-

4.2各分区主推草种-12-

附件1主推草种生长习性及主要价值

附图1贵州省草种分区选择图

附表1贵州省推荐草种清单

附表2贵州省慎重发展草品种清单

附表3贵州省不宜发展草品种清单

I

1基本情况

1.1地貌特点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在地貌上处于我国西部云贵高原向东部低

山丘陵过渡的高原斜坡地带,也是突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盆地之间

的一个强烈岩溶化山原。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隆起,分别向北、东、南

三面倾斜,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的特点。境内地势平均海拔在1000-1200

米之间,海拔超过1000米的境内面积超过全省的56%,由西向东呈三

级阶梯分布,该地形特征导致了气候的垂直差异相当显著。黔西和黔西

北较高,为海拔1500-2200米的高原地貌,局部地区可达2400米以

上;黔东一带为700-1000米的低山丘陵,局部河谷坝子在500米以

下;广大的中部地区则为高度在1000-1400米的山原;最高点和最低点

的海拔差距达2700多米。同时,由于严重的侵蚀切割,地表相当破

碎。地形的复杂和垂直高度的差异,是省内植被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之

一。

1.2气候条件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有冬无严寒、夏无

酷暑,降水丰富、雨热同季等特点。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1-

19°C之间,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C-6°C,比同纬度其他地区

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C-25°C,为典型夏凉地区。但由于地

形、地貌等条件的差异,各地的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全省有三个高温区

和一个低温区。三个高温区是南部的南北盘江—红水河谷至都柳江河谷

一带,北部的赤水河谷及东北部的乌江河谷,其中南北盘江-红河谷年均

-1-

温在19℃以上,低温区是本省的西北部威宁、大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