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技术(案例)
【背景资料】某沉箱重力式码头,主要施工工序有:施工准备、基槽挖泥、基床抛石、基床夯实、基床整平、
沉箱预制、沉箱出运、沉箱安放、沉箱内填料、封顶混凝土、棱体及倒滤层抛填、上部结构施工、后方回填。
该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在黄海平均海平面下1.29m,大地测量预制场出运码头前沿底高程为-15.67m,拖运时潮
高2.12m,沉箱稳定吃水15.0m,拖运富裕水深取0.5m。
第2章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技术
问题:
1.按照给定的施工流程,绘制沉箱重力式码头施工工序流程图。
2.简述胸墙混凝土防裂措施(从材料方面考虑)。
3.计算沉箱出运所需的最小水深。
4.沉箱拖运时实际水深为多少?能否出运?
【参考答案】
1.沉箱重力式码头施工工序流程图如下:
2.胸墙混凝土的防裂措施有:原材料方面的防裂措施:
(1)水泥宜选择中低热水泥
(2)宜选用粒径较大、线膨胀系数较小的骨料
(3)掺加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石灰石粉
(4)混凝土宜选用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
(5)纤维宜采用钢纤维、合成纤维和玄武岩纤维
(6)拌合水PH值不应小于5
3.沉箱出运所需的最小水深为:15+0.515.5m
4.以理论深度基准面为零点的预制场出运码头前沿底高程为:-15.67+1.29-14.38m
沉箱拖运时实际水深为:2.12+14.3816.5m
由于沉箱出运所需的最小水深15.5m小于实际水深16.5m,所以能够出运。
【背景资料】某海港挡沙堤,从防波堤外侧向海中延伸。堤身采用钢筋混凝土沉箱结构,沉箱安装于拋石基床上,
拋石基床厚度为1.0m,按深水重力式码头基床的要求进行夯实,箱内回填砂。沉箱数量共计14个,外型尺寸(长
×宽×高)为17.6m×14.9m×13.2m,每个沉箱有12个舱格,沉箱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见图5。沉箱在位
于港内的沉箱预制厂预制,采用胶囊运移、半潜驳出运,现场用锚缆定位安装。沉箱出运时,箱内不灌水。半潜
驳下潜坑设置于防波堤内的有掩护水域。
施工项目部缺乏当地同类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数据,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根据规范确定了沉箱混凝土施工
配制强度。对于沉箱出运、安装施工,进行了沉箱浮游稳定性计算。计算中,混凝土和海水的重度分别取24.5kN/m
3和10.25kN/m3,算得沉箱本体、箱内混凝土残渣和箱顶盖板的总重为16792.10kN,及该部分重量对沉箱底面的
力矩之和为91549.64kN·m。对于基床夯实,项目部采用满足规范要求的夯实船和夯锤,按规范要求进行八夯次
施工。经过项目部的科学组织,按期、安全和高质量完成了本项目施工。
问题
1.计算出沉箱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列出主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1位小数)。
2.计算出沉箱出运时的定倾高度(列出主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2位小数)。
3.写出本工程基床夯实宜采用的夯击能范围和夯实作业的施工方法。
4.写出沉箱安放后的施工要点。
【参考答案】
1.C3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б取4.5MPa
ff+1.645б
cu,0cu,k
30+1.645×4.5
37.4MPa
3.对无掩护水域的深水码头,冲击能宜采用150~200kJ/m。2
基床夯实作业方法是:基床夯实采用纵横向相邻压半夯、每点一锤,分初、复夯各一遍,一遍四夯次。采用两遍
夯实的方法,防止基床局部隆起或漏夯。
5.沉箱安装的施工要点
(1)因沉箱安在防波堤外,波浪、水流条件复杂。沉箱安放后应立即将箱内灌满水,待经历1~2个低潮后,复
测位置,确认质量合格后,及时填充箱内填料。
(2)沉箱内抽水或回填时,同一沉箱的各舱宜同步进行,其舱面高差限值通过验算确定,不应超过设计限值。
【背景资料】某港进行航道疏浚工程,疏浚工程量为65万m3,施工地点至抛泥区的平均运距25km,采用1艘4500m
3自航耙吸挖泥船24h全天候挖运抛施工,工况为二级。挖泥船重载航速8节,轻载航速12节,挖泥航速3节(1节
1.852km/h),挖泥装舱时间为50min,调头抛泥等时间15min(包括卸泥、调头及上线时间等),测得平均装舱
量为2800m3/舱。
【问题】
1.计算该耙吸挖泥船的挖泥周期循环时间及其运转周期生产率
2.完成该施工任务需要多少天?
3.自航耙吸挖泥船的主要施工方法有哪几种?
4.客观影响时间内容?
【参考答案】
3.耙吸挖泥船施工可采用装舱溢流、抽舱不溢流、旁通等方法,也可边抛或直接装驳施工。
4.客观影响时间应包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