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紧急停车带、收费站广场和服务区路面。设计厚度分别为28cmC35混凝土面层、30cmC35混凝土面层、30cmC40混凝土面层、18cmC40混凝土面层、22cmC35混凝土面层和26cmC35混凝土面层,工程数量为55249m2。
二、施工总体方案
(1)水泥混凝土采用1台90m3/h水泥混凝土拌和楼集中拌和、8台砼搅拌车运输、人工装模、三辊轴整平机摊铺的施工方法。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缝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收费站混凝土表面因上部需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抗滑构造,待混凝土初凝后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紧急停车带和连接线混凝土表面抗滑构造采用硬刻纹方式进行。
(4)为防止混凝土断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后,即用切割机进行切缝,要求位置准确,缝宽均匀,线型直顺,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5)养生采用喷洒养生剂并覆盖养生膜方式,养生期不少于14天。
三、施工准备
1、砼配合比设计
(1)在摊铺开始前28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合格的砼配合比设计的有关资料。确定外掺剂和养生剂,并向监理处和业主中心试验室提供外掺剂和养生剂的相关试验报告。
(2)试铺时根据料场砂石料含水量、拌和实测容重、含气量、坍落度要求及其损失,调整单位体积混凝土粗集料用量和用砂量、加水量、外加剂掺量等。
(3)水灰(胶)比不大于0.46。混凝土路面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50kg/m3。
2、下承层清扫
摊铺前,必须将下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表面被泥土等污染的路段,用水车冲洗干净。
3、基层尺寸复核
基层验收合格后,进行路面施工段的水准点补设和标高复测,核对原有中线桩并补设丢失的中桩。
四、钢筋制作与安装
(1)摊铺混凝土前连续配筋应现场安装绑扎完成,并做好保护措施。
(2)所有用于砼路面的补强钢筋网、拉杆及传力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准确制作与设置。
(3)钢筋规格、型号、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网牢靠稳固,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设置准确.
(4)在摊铺砼前再次对钢筋进行检查,对沾有油脂、污垢和已经生锈的钢筋必须进行处理,处理后还不能达到要求的及时更换。
(5)砼面层钢筋网中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并需错开搭接位置,在同一断面不能出现2个接头。
(6)横向施工缝与纵缝处钢筋,采取涂刷水泥浆或油漆的防锈处理。
(7)所有钢筋的安装精度保证符合规范要求,在混凝土铺筑前进行自检,对有贴地、变形、移位、松脱现象时,立即重新安装,并请监理工程师检验。
(8)钢筋安放的最高位置与砼面板顶面的距离不小于7cm。
(9)安放钢筋网时,首先用人工在钢筋安放的位置放置钢筋支架,再将钢筋就位,然后采用锚钉将钢筋骨架固定在基层上。
五、放样、挂线及装模
(1)按板幅宽准确放出装模位置并做醒目标记。
(2)准确测量地面高程,计算出挂线标高。
(3)挂线后,观测线形是否平顺、圆滑,若发现突变或拐点,检查挂线是否正确。
(4)一般路段挂线桩按10m间距设置,弯道或特殊路段可加密至5m一桩;挂线要尽量张紧。
(5)装模
在测量放样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进行装模,装模要牢靠、稳固、顺直、圆滑。采用相邻模板螺栓横向相连,每块模板外侧用三根钢钎打入下承层并加斜撑支撑,以确保立模牢靠不移位。模内侧、顶面涂刷干净机油或脱模剂,便于拆模时不损伤混凝土板边角。模板下部不漏浆,标高按设计调整好,钢筋保护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六、试验路段
混凝土路面正式摊铺前进行试验路的摊铺,试验路摊铺前28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试验路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认可后进行试验路的施工摊铺。试验路摊铺长度不小于100m。试验路分为试拌及试铺两个阶段,通过试验路达到下述目的:
(1)通过试拌检验搅拌楼机械性能及确定合理搅拌工艺,检验适宜摊铺的搅拌楼拌和参数:上料速度,拌和容量,搅拌均匀所需时间,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振动粘度系数、含气量、泌水性、VC值和生产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等。
(2)通过试铺检验主要机械的性能和生产能力,检验辅助施工机械组配合理性,检验路面摊铺工艺和质量。
(3)通过试铺确定基准线设置方式、三滚轴机组的最佳工作参数,包括:松铺高度、摊铺速度、振捣时间和频率、中间和侧向拉杆置入情况,运料车数量及现场施工人员与机械的配合情况等。
(4)使全体工程技术、施工及设备操作人员熟悉并掌握各主要机械设备的操作要领和所有工序的施工方法。检验全套施工工艺流程。
(5)确定人工辅助施工的修整机具、模具种类和数量,按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施工组织形式和人员编制。
(6)确定施工产量和进度,制订详细施工进度计划。
(7)制定全套的混凝土面层技术性能检测手段,熟悉检验方法,建立水泥砼施工系统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