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90310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学分/学时:8/144
适用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
适用年级:高三
制订人:
审订人:
合作企业: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构成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素描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学习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正确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色彩
色彩是构成艺术形态的主要视觉要素,色彩学是一门关乎绘画艺术诸多表现因素的重要学科,认识色彩、理解色彩、运用色彩是每一个学习绘画的人所不容忽视的重要能力。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艺术设计
主要针对室内装饰设计工作领域而培养专业设计人才,要求掌握基本设计理论...
2
工业设计
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运用构成的基本要素。
会使用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会准确把握各种不同的构成。
会创意与设计
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构成的概念与意义
能够掌握构成的基本要素
能够掌握构成的表现方法
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构成设计
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的认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表现能力、并为以后的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44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平面构成
16
讲授法,案例法,列举法
每一部份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课时可以全灵活的调整。
2
色彩构成
87
讲授法,案例法,列举法
3
立体构成
31
讲授法,案例法,列举法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平面构成
1、学生明白两面构成二维空间中的视觉语言。
2、养学生理性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在系统的训练中握构成技巧和形式美的构成法则。
3、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为目标,
从而为提高设计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及表现能力,要求学生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数量和系统的平面构成练习,在实践中提高视觉感受力,
灵活运用形式规律。
5、掌握平面构成设计基本的造型方法及造型规律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
任务1:所谓平面
任务2:所谓构成
任务3:抽象应用
1
1
教学方法:讲授法、
媒介资源: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教室具备多媒体投影,学生自备工具
形成性考核5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板图)+终结性评价50%(期末理论考试)
第二章: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线、面或形)
任务1:造型基本要素之一——点
1
3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教室具备多媒体投影,学生自备工具
形成性考核7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板图)+终结性评价30%(期末理论考试)
任务2:造型基本要素之二——线
1
任务3:造型基本要素之三——面或形
1
第三章:点、线、面的构成及其形式法则
任务1:对称和平衡
1
12
任务2:重复和群化
1
任务3:节奏和韵律
2
任务4:对比、变化
2
任务5:调和、统一
2
任务6:破规、变异
2
任务7:设计作品表面处理技法
2
色彩构成
1、通过对色彩构成基本规律的学习,掌握色彩在构成关系上的科学原理,
明确使用色彩的目的性和功能性。
2、了解相关色彩组合,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色彩构成作业,进而强化理性识,为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色彩构成
任务1:色彩
2
1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媒介资源:教材、教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