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指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不包括()
A.地面
B.墙壁
C.监护仪
D.人体体表
答案:D
解析: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指的是建筑物内部表面(如地面、墙壁等)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如监护仪),不涉及人体体表。
2.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遵循的顺序是()
A.由洁到污
B.由污到洁
C.先上后下
D.先下后上
答案:A
解析: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为避免污染扩散,应遵循由洁到污的顺序。
3.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
B.根据环境表面的风险等级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与消毒方法
C.有明显污染时应先去除污染再清洁与消毒
D.消毒后不用进行清洁
答案:D
解析: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需先清洁再消毒,有明显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消毒后可能还需进一步清洁以去除残留消毒剂等,所以D选项错误。
4.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
A.加大消毒剂浓度
B.增加清洁与消毒频次
C.减少使用
D.用布覆盖
答案:B
解析:对于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增加清洁与消毒频次能更好地控制污染。加大消毒剂浓度可能对表面有损害且可能产生其他风险;减少使用不现实;用布覆盖不能根本解决污染问题。
5.以下哪种消毒剂不能用于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A.含氯消毒剂
B.75%乙醇
C.戊二醛
D.季铵盐类消毒剂
答案:C
解析:戊二醛主要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一般不用于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含氯消毒剂、75%乙醇、季铵盐类消毒剂均可用于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6.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宜选用()
A.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
B.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C.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普通病房环境物体表面消毒,选用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即可。
7.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即用()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A.有效氯250mg/L~500mg/L
B.有效氯1000mg/L~2000mg/L
C.有效氯5000mg/L~10000mg/L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需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8.清洁与消毒用品应()更换和终末消毒
A.每班
B.每天
C.每周
D.每月
答案:A
解析:为防止清洁与消毒用品成为污染源,应每班更换和终末消毒。
9.擦拭布巾、地巾应()使用
A.分区
B.混用
C.随便用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擦拭布巾、地巾分区使用可避免交叉污染。
10.以下关于消毒效果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定期对消毒后的环境表面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B.采样后应尽快送检
C.监测结果不合格时不用处理
D.可采用涂抹法进行采样
答案:C
解析:监测结果不合格时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而不是不用处理。
11.医疗机构应建立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明确()的职责
A.保洁人员
B.医务人员
C.所有相关人员
D.管理人员
答案:C
解析: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需要所有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所以应明确所有相关人员的职责。
12.清洁工具使用后应()
A.直接存放
B.清洗干净,干燥保存
C.浸泡在消毒剂中保存
D.随意放置
答案:B
解析:清洁工具使用后清洗干净、干燥保存可防止滋生细菌等。
13.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等的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应选用()
A.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
B.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C.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感染高风险部门环境物体表面消毒选用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14.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A.发生医院感染暴发
B.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入住
C.普通患者出院后
D.受到传染病病原体污染
答案:C
解析:普通患者出院后按常规清洁与消毒即可,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入住、受到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需要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15.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进行监测
A.每天
B.每周
C.每月
D.每季度
答案:C
解析:消毒后直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