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的编写要求
01编制前基础工作(1)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2)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3)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4)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防范措施。(5)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6)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7)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编制要求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完整性合法合规可读性相互衔接
1.应急预案要有针对性(1)针对重大危险源;(2)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3)针对关键的岗位和地点;(4)针对薄弱环节;(5)针对重要工程;
2.应急预案要有科学性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编制应急预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和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决策程序和处置方案、应急手段先进的应急反应方案,使应急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
3.应急预案要有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应具有实用性或可操作性。即发生重大事故灾害时,有关应急组织、人员可以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迅速、有序、有效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
4.应急预案要有完整性(1)功能(职能)完整;(2)应急过程完整;(3)适用范围完整。
5.应急预案要合法合规应急预案中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6.应急预案要有可读性主要表现在易于查询;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层次及结构清晰。
7.应急预案要相互衔接如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应与上级单位应急预案、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主管部门应急预案、下级单位应急预案等相互衔接,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启动各方应急预案,有效控制事故。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应相互协调一致、相互兼容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应急预案编制桌面推演应急预案评审批准实施《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有关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如生产、技术、设备、安全、行政、人事、财务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01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预案编制工作组中应邀请相关救援队伍以及周边相关企业、单位或社区代表参加。02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资源调查5.应急预案编制6.桌面推演7.应急预案评审8.批准实施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资源调查5.应急预案编制6.桌面推演7.应急预案评审8.批准实施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①适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技术标准及规范性文件:②企业周边地质、地形、环境情况及气象、水文、交通资料;③企业现场功能区划分、建(构)筑物平面布置及安全距离资料;④企业工艺流程、工艺参数、作业条件、设备装置及风险评估资料:⑤本企业历史事故与隐患、国内外同行业事故资料:⑥属地政府及周边企业、单位应急预案。
辨识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别;01分析各种事故类别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02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资源调查5.应急预案编制6.桌面推演7.应急预案评审8.批准实施评估确定相应事故类别的风险等级。03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资源调查5.应急预案编制6.桌面推演7.应急预案评审8.批准实施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①本单位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②针对生产过程及存在的风险可采取的监测、监控、报警手段;③上级单位、当地政府及周边企业可提供的应急资源;④可协调使用的医疗、消防、专业抢险救援机构及其他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资源调查5.应急预案编制6.桌面推演7.应急预案评审8.批准实施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①依据事故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结果,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及处置特点,合理确立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②结合组织管理体系及部门业务职能划分,科学设定本单位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③依据事故可能的危害程度和区域范围,结合应急处置权限及能力,清晰界定本单位的响应分级标准,制定相应层级的应急处置措施;④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确定事故信息报告、响应分级与启动、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方面的内容,落实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
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