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筑构造》课程标准.doc
文件大小:148.5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6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5

《建筑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40105

课程类别:核心课程

学分/学时:6/108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制订人:

审订人:

二〇一二〇年十二月

《建筑构造》课程标准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建筑构造》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核心课模块下的技术专业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建筑测量

熟悉建筑物轴线定位、楼层标高和墙体标高的测设与控制;会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建筑(构筑)物的变形观测。

2

建筑材料

熟悉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

建筑制图与识图

熟悉掌握基本的建筑制图识图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识图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一般民用建筑构造和特殊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2.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

3.理解相关建筑规范及建筑图例的内容;

4.熟练掌握门窗的形式与尺度;

5.了解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影响因素;区分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6.了解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掌握隔墙构造;熟练掌握砖墙构造;

7.了解楼梯形式选用和尺度确定;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特点和细部处理;

8.了解阳台、雨蓬的类型、基本构造和设计要求;掌握常见楼板面、地面的基本类型、构造;熟练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其经济跨度;

9.了解屋顶的类型及设计要求;掌握平屋顶构造做法,坡屋顶构造做法;熟练掌握屋顶防水处理;应用屋顶的排水组织设计。

能力目标

1.能够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

2.能够熟练准确地绘制建筑构造平、立、剖面图和构造详图;

3.能够进行建筑图的正确表达;

4.能够进行砖墙的组砌操作和墙面基本装修施工;

5.能够进行屋顶防水的施工。

素质目标

1.养成辩证思维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保持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的自身发现与行业特点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具备较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3.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品质,加强环保、节能、安全意识和执法观念,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122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绪论

1

理论讲授型

专业教育引领课

2

单元1建筑构造基础知识

6

理论讲授型

3

单元2基础和地下室

6

理论讲授型

绘制外墙节点详图

4

单元3墙体

12

理论讲授型

5

单元4楼板层与地面

8+2

理论讲授型

6

单元5垂直交通设施

8+4

理论讲授型

绘制楼梯详图

7

单元6屋顶

8+2

理论讲授型

绘制屋顶平面图及详图

8

单元7窗和门

4

理论讲授型

9

单元8装配式建筑

4

理论讲授型

10

单元9单层工业厂房

6

理论讲授型

11

机动

8

实习观摩课

12

综合实训周

30

实习实训课

绘制别墅施工图

13

合计

108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建筑构造基础知识

1.了解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

2.理解建筑的分类及其构造特点;建筑的等级划分;

3.了解建筑工业化意义和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4.掌握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1.我国现行的建筑方针;

1

6

教学方法:

讲授法、PPT演示法、参观实习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多媒体、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形成性考核2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80%(期末理论考试)

2.建筑的分类;

2

3.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2

4.民用建筑构造概述。

1

基础与地下室

1.掌握基础和地基的含义及其要求;

2.理解基础埋置深度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3.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