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开通前需要开展的工作汇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doc
文件大小:3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49千字
文档摘要

一、建设单位:

1.设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2.建立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注以上提到的需要建设单位建立的制度,不是13项都建立)。

3.提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4.复印职业病防治经费拨付及使用情况证明文件(如职业病防治经费发票等)。

5.对参建的施工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督检查记录。

6.施工期间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各施工单位形成各标段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报告后,汇总到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形成本项目的总的职业病防治总结报告)。

二、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文件

三、施工单位:

1.设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2.建立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提供相关文件)。

3.提供建设期间职业病防护设施清单并提供照片(包括名称、型号、数量和安装位置)。

4.提供运营期职业病防护设施清单(包括名称、型号、数量和安装位置)。

5.提供职业病防治经费使用情况证明文件。

6.提供施工单位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台账(含领用人签字)。(注:重点为防尘、防毒、防振降噪、护目等个人用品)

7.现场职业病危害公告栏、警示标识清单(需提供图片)。

8.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健康监护档案(人员名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报告)。

9.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培训记录。

10.施工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职业病危害告知条款,明确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

11.现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岗前职业病防治培训记录。

12.针对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问题整改记录。

1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14.施工期的职业病防治总结报告。

四、监理单位:

1.设立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2.建立有关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不是13项都建立。(提供相关文件)。

3.提供监理单位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台账(含领用人签字)。(注:重点为防尘、防毒、防振降噪、护目等个人用品)

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健康监护档案(人员名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报告)。

5.管理人员职业病防治培训记录。

6监理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职业病危害告知条款,明确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

7.现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岗前职业病防治培训记录。

8.针对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问题整改记录(如果有的话提供)。

9.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10.施工期的职业病防治总结报告。

注:

需要建立的相关制度清单:

(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需要建立)

(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施工单位需要建立)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需要建立)

(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需要建立)

(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施工单位需要建立)

(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需要建立)

(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需要建立)

(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单位需要建立)

(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需要建立)

(1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需要建立)

(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需要建立)

(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需要建立)

(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