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记录手册
地基(复合地基)检测
地基(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首页)
共 页第 页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委托编号
建设单位
地基类别
设计单位
检测地点
勘察单位
检测日期
监理单位
委托日期
施工单位
检测类别
检测场所地址
联系方式
检测项目
抽样人
抽样数量
抽样基数
检测依据
检
测
结
论
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 月 日
检测说明
批准: 审核: 主检:
(附页)
(附页中至少要包括如下内容:)1.前言
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概况
地基基础设计参数
检测工作量(检测数量、最大加载量等)
检测仪器设备
检测方法及检测依据
检测结果分析:
附件目录
实测结果数据及曲线图
代表性勘察柱状图(剖面图)
地基基础平面图(桩或点位编号图)
工程相关信息资料(设计说明、成桩记录等)
钻芯法检测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
钻芯设备情况;
检测桩数、钻孔数量、架空高度、混凝土芯进尺、岩芯进尺、总进尺、开孔位置;
每孔的柱状图;
芯样彩色照片;
异常情况说明。
芯样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检测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与贯人深度关系曲线图(表);
同一土层的圆锥动力触探击数统计值;
提供下列试验要求的试验结果:
评价地基土的密实程度和均匀性;
评价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的施工质量;
结合比对试验结果和地区经验确定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建议值。
地基承载力标准贯入检测除上述内容外,还应包括:
标准贯人锤击数及土层划分与深度关系曲线;
每个检测孔同一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平均值;
同一土层标准贯人锤击数标准值;
静载检测原始记录(一)
静载检测原始记录(一)
共
页第
页
委托编号
地基类别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设计图桩位编号
规格型号
工程名称
环境条件
检测地点
检测起止日期
检测依据
千斤顶
型号
编号
状态
校准方程
压力表/压力传感器
型号
编号
状态
百(千)分表/位移传感器
型号
编号
状态
静载测试仪
型号
编号
状态
荷载板尺寸
加卸载分级
抽样信息
抽样基数
抽样数量
抽样地点
抽样人
抽样时间
检测说明
校核: 主检:
静载检测原始记录(二)共
静载检测原始记录(二)
共
页第
页
委托编号
样品编号
检测日期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级数n
荷载增量
△Q
(kN)
累计荷载Q
(kN)
压力表读数
P
(MPa)
百分表测读时间t
(时、分)
位移计(百分表)读数S(mm)
沉降Sn(mm)
备注
1号
2号
3号
4号
本次
累计
校核: 主检:
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检测原始记录共页
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检测原始记录
共
页第
页
委托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环境条件
样品状态
规格型号
检测依据
检测日期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检测内容
结构物名称
设计承载力(kPa)
触探类型
孔深
锤击速率(击/min)
测点位置
探杆总长
(m)
贯入度(cm)
锤击数N
(击)
N’63.5=N×10/
Δs(击/10cm)
修正后击数N63.5=αN’63.5(击
/10cm)
密实度
抽样信息
抽样基数
抽样数量
抽样地点
抽样人
抽样时间
检测说明
校核: 主检:
地基承载力标准贯入检测原始记录共页
地基承载力标准贯入检测原始记录
共
页第
页
委托编号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环境条件
样品状态
规格型号
检测依据
检测日期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设备状态
检测内容
结构物名称
设计承载力(kPa)
孔 深
锤击速率(击/min)
测点位置
试验深度
(m)
贯入度Δ(cm)
对应于Δi的锤
击数Ni
实测击数
N
修正击数N’
探杆长度(m)
Δ1
Δ2
Δ3
N1
N2
N3
(击/30cm)
抽样信息
抽样基数
抽样数量
抽样地点
抽样人
抽样时间
检测说明
校核: 主检:
压实系数检测报告共页
压实系数检测报告
共
页第
页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样品名称
填土类别
样品数量
样品状态
代表批量
检测类别
委托日期
委托人
检测场所地址
联系电话
检测依据
检测日期
检测设备
检测环境
检测内容
设计压实系数
最大干密度(g/cm3)
样品编号
取样日期
取样部位/层次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1
2
3
4
5
6
结论
含水率(%)
干密度(g/cm3)
压实系数
含水率(%)
干密度(g/cm3)
压实系数
含水率(%)
干密度(g/cm3)
压实系数
检测结论
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 月 日
检测说明
见证单位: 见证人:
批准: 审核: 主检:
压实系数(环刀法)检测原始记录共页
压实系数(环刀法)检测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