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工挖孔桩技术交底检测中心及食堂.doc
文件大小:44.0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65千字
文档摘要

技术交底统计

表B2编号:

工程名称

鄂州市建筑节能及地理信息新技术

开发中心工程—办公楼

交底时间

年月日

交底提要:

人工挖孔桩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材料准备:

1.本工程采取60mm厚一般红砖护壁,M5水泥砂浆砌筑。

2.桩芯砼均采取C35商品砼,施工前做好砼原材料及砼级配试验。

3.钢筋: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汇报。

(二)作业条件准备:

A、施工场地做好“三通一平”,现场四面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桩孔中抽出积水,经流淀后排入下水道,施工现场出土路线应通畅。

B、桩基轴线桩和水准基点桩设置完成,经复核并办理签证手续,才能开始开挖桩身土方。

C、挖桩前,要把桩中心位置向桩四边引出四个桩心控制点,用砼墩上作好标识。

D、全方面检验施工准备,确保电机设备完好,符合安全使用标准,向现场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具体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使安全、技术管理在思想、组织、方法都得到落实。

E、试挖桩,并校验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三)施工工艺:

放线测量→人工挖孔及护壁→终孔及井深验证→井径、井斜检测→钢筋笼制安→混凝土制作与灌注

(1)放线测量:

1)依据工程桩桩位平面图及甲方提供红线资料和高程点实地做好控制网,控制网用3+2ppm全站仪、S3水准仪建立,场地四角4个,中间1个共5个,控制点坐标、高程适用,用混凝土现场浇灌并妥善保护,控制网闭合差必需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位置及高程应定时检验校正,红线复核正确无误后,报请监理、业主验收,工程完工后并办理移交手续。

技术责任人

交底人

接收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收单位各保留一份。

技术交底统计

表B2编号:

工程名称

鄂州市建筑节能及地理信息新技术

开发中心工程—办公楼

交底时间

年月日

2)桩位用极坐标法在控制点上测放,误差应控制在单桩±10mm,排桩±20mm以内,高程误差应控制在±2mm以内,并报请监理验收。

3)依据本场地和工程施工现实状况,施工前应一次将全部桩位放出,并根据设计院设计要求开挖孔顶部分并做好护壁及井口平台,井口护壁必需高出地面20cm,预防异物落入孔内和水回流,将桩位中心控制点以十字交叉测放在井口护壁上,用红油漆做好标识,再在孔四面布设四个控制木桩,方便下部挖孔时检验桩位中心偏差,同时做好孔深控制点并报监理验收

(2)人工挖孔及护壁

本工程采取红砖护壁。分间隔开挖。

1)采取分节开挖,在完整土层控制每节挖深0.9m。

2)每挖好一节后,利用孔口中心控制十字交叉点和控制木桩,校正桩孔中心和孔径,确定该段桩孔中心,并以此为中心作护壁。

3)桩孔采取1/4红砖护壁,砖间水泥砂浆要饱满,单节护壁完成后,要在该护壁段纵横方向用事先准备好木楔楔入护壁段缝隙处,在缝隙处补填砂浆,直至护壁段密封、紧固,再挖下一节。

4)若遇流动性淤泥和透水层时,每段应合适降低为0.3~0.5m。

5)护壁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下段挖掘工作施工,以保持工作连续性。

6)挖到设计持力层时通知甲方、监理工程师、勘察单位现场确定持力层。确定后作扩大头,扩底从中间向四面缓步进行,直至达成设计要求,清理孔底,准备封孔下笼,灌注混凝土。

7)挖孔过程中要确保桩径和垂直度,垂直度0.4%,要求每做完一节护壁后,用孔口护桩吊吊锤校正桩径和垂直度一次。

8)扩底时,为预防扩底部分塌方,可采取间隔挖土扩底方法,留一部分土作支撑,待作护壁前挖除。

9)清除桩孔淤泥、岩屑、积水等,必需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3)终孔及井深验证

当满足设计要求并达成设计井深时,经值班技术员判定井径、井斜、扩大头尺寸达成要求并经甲方监理认可后方许可终孔。

(4)井径、井斜检测

测井斜、井径时,值班技术员应会同甲方监理当场检测并作好统计,填写孔斜统计表和桩孔终孔汇报单。

(5)钢筋笼制安

1)制作钢筋笼各项材料必需符合规范要求,所用钢材必需是合格厂家生产并附有出厂材质单,全部钢材必需取样送检合格方可使用。

2)钢筋笼制作质量要求

①钢筋笼制作必需严格按设计制作,各项误差必需控制在下列标准以内:

技术责任人

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