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盐水氟离子与氯离子对不锈钢的腐蚀.docx
文件大小:16.11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04千字
文档摘要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依赖于其表面的钝化膜(主要成分为Cr?O?),但卤素离子(如F?和Cl?)可通过不同机制破坏该膜,引发点蚀或缝隙腐蚀。

一、氯离子(Cl?)的腐蚀机制

1.吸附穿透与局部酸化

氯离子因极化能力强,优先吸附在钝化膜表面缺陷处(如夹杂物、晶界),置换氧原子形成可溶性氯化物(如FeCl?),破坏膜结构。同时,Cl?在腐蚀坑内富集,与金属离子水解产H?,形成局部强酸性环境(pH可低至2-3),加速金属溶解。

2.点蚀的“自催化效应”

腐蚀坑内Cl?浓度远高于外部溶液,形成“微电池”效应,阳极溶解持续进行。以304不锈钢为例,Cl?浓度超过200ppm即可能诱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