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流程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感染性废物?()
A.被患者血液污染的棉球
B.废弃的疫苗
C.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
D.隔离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
答案:B
解析:废弃的疫苗属于药物性废物,而被患者血液污染的棉球、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隔离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都属于感染性废物。
2.医疗废物应在多长时间内转运出科室?()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答案:B
解析: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应在24小时内将医疗废物转运出科室,以减少在科室的存放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3.利器盒达到()满时,应及时更换。
A.1/2
B.2/3
C.3/4
D.4/5
答案:C
解析:利器盒达到3/4满时,应及时更换,防止在后续操作中因利器盒过满导致锐器暴露,增加刺伤风险。
4.下列哪项不属于化学性废物?()
A.废弃的化学消毒剂
B.废弃的汞血压计
C.废弃的过氧乙酸
D.废弃的病理切片
答案:D
解析:废弃的病理切片属于病理性废物,废弃的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过氧乙酸都属于化学性废物。
5.医疗废物暂存处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至少()一次。
A.每天
B.每周
C.每两周
D.每月
答案:B
解析:医疗废物暂存处应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清洁消毒,以保持暂存处的卫生环境,防止病原体滋生。
6.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由()制定。
A.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
D.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C
解析: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7.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
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答案:A
解析: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以确保安全。
8.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在收集医疗废物时应穿戴的防护用品不包括()
A.工作服
B.隔离衣
C.手套
D.护目镜
答案:B
解析: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在收集医疗废物时应穿戴工作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一般不需要穿隔离衣。
9.下列关于医疗废物管理不正确的是()
A.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
B.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中,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C.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应符合标准
D.医疗废物暂存处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等
答案:B
解析:药物性废物不可混入感染性废物中,应单独收集处理,A、C、D选项关于医疗废物管理的描述均正确。
10.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应()清洗消毒。
A.每天
B.每周
C.每两周
D.每月
答案:A
解析: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应每天清洗消毒,防止医疗废物残留导致污染扩散。
11.下列属于病理性废物的是()
A.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都属于病理性废物。
12.医疗废物登记资料至少保存()年。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C
解析:医疗废物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以便于追溯和查询。
13.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天。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答案:B
解析: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应及时转运至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14.下列哪种医疗废物应放入黄色垃圾袋?()
A.废弃的金属器械
B.废弃的玻璃安瓿
C.废弃的医用纱布
D.废弃的汞温度计
答案:C
解析:废弃的医用纱布属于感染性废物,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废弃的金属器械、玻璃安瓿属于损伤性废物,应放入利器盒;废弃的汞温度计属于化学性废物,有专门的收集方式。
15.医疗废物转运车应使用()颜色。
A.白色
B.黄色
C.黑色
D.绿色
答案:B
解析:医疗废物转运车应使用黄色,与医疗废物警示标识颜色一致,便于识别。
16.以下不属于医疗废物分类的是()
A.感染性废物
B.放射性废物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