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的捕尘理论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重力作用
离心力作用
惯性碰撞作用
接触阻留作用
扩散作用
静电力作用
凝聚作用
一、重力作用
气流中的尘粒可以依靠重力自然沉降,从气流中进行分离,由于尘粒的沉降速度一般较小,这个机理只适用于粗大的尘粒
二、离心力作用
含尘气流作圆周运动时,由于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尘粒和气流会产生相对运动,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它是旋风除尘器工作的主要机理
三、惯性碰撞作用
惯性碰撞除尘机理示意图
流线
颗粒
纤维或液珠
纤维或液珠
惯性碰撞
尘气流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物体的阻挡时,气流要改变方向进行绕流,细小的尘粒会随气流一起流动,而粗大的尘粒具有较大的惯性,它会脱离流线,保持自身的惯性运动,这样尘粒就和物体发生了碰撞,这种现象称为惯性碰撞
惯性碰撞是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和惯性除尘器的主要除尘机理
四、接触阻留作用
细小的尘粒随气流一起绕流时,如果流线紧靠物体(纤维或液滴)表面,有些尘粒因与物体发生接触而被阻留,这种现象称为接触阻留
粗孔或中孔的泡沫塑料过滤器主要依靠筛滤作用进行除尘
流线
颗粒
纤维或液珠
接触阻流
接触阻流除尘机理示意图
另外当尘粒尺寸大于纤维网眼被阻留时,这种现象称为筛滤作用
五、扩散作用
扩散除尘机理示意图
流线
颗粒
纤维或液珠
扩散
小于1μm的微小粒子在气体分子撞击下,像气体分子一样作布朗运动。如果尘粒在运动过程中和物体表面接触,就会从气流中分离,这个机理称为扩散
对于dc≤0.3μm的尘粒,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理,从湿式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分级效率曲线可以发现
当dc≤0.3μm时,惯性已不起作用,主要依靠扩散,布朗运动是随粒径的减小而加强
当dc=0.3μm左右时,除尘器效率最低这是因为在dc>0.3μm时,扩散作用还不明显,而惯性作用是随的减小而减小
六、静电力作用
悬浮在气流中的尘粒,如果带有一定的电荷,可以通过异性电荷产生的静电力使它从气流中分离。
由于自然状态下,尘粒的荷电量很小,因此要得到较好的除尘效果,必须设置专门的高压电场,使所有的尘粒都充分荷电
七、凝聚作用
凝聚作用不是一种直接的除尘机理
凝聚作用,可以使微小的粒子凝聚性增大,然后再用一般的除尘方法去除
通过
、
超声波
蒸汽凝结
加湿等
、
除尘器的分类
主要内容
重力除尘装置
离心力除尘装置
洗涤式除尘装置
过滤式除尘装置
电除尘装置
声波除尘装置
惯性力除尘装置
一、重力除尘装置
二、惯性力除尘装置
三、离心力除尘装置
四、洗涤式除尘装置
五、过滤除尘装置
六、电除尘装置
七、声波除尘装置
除尘器的性能指标
一.除尘器的处理能力
除尘装置的处理能力是指除尘装置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含尘气体的流量,一般以体积流量L(m3/h或m3/s)表示
二.除尘器的处理效率
除尘器效率是评价除尘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除尘器从气流中捕集粉尘的能力,可定义为被捕集的粉尘量与进入装置的总粉尘量之比
该数值由产品样本直接给出
二、除尘器的处理效率
1
全效率
含尘气体通过除尘器时所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粉尘总量的百分数称为除尘器全效率,以表示
如果除尘器结构严密,没有漏风,上式可以改写为
二、除尘器的处理效率
2
穿透率
所谓穿透率是指未被捕集的粉尘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粉尘总量的百分数,通常用表示
二、除尘器的处理效率
3
分级效率
对同一种粉尘来说,除尘器全效率的高低,往往与处理粉尘的粒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要正确评价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必须按粒径大小标定除尘器效率,这种效率称为分级效率
除尘器的分级效率是除尘器除下的某一粒径范围粉尘的质量与进入除尘器的该粒径范围粉尘总质量的比值。除尘器的分级效率是评定除尘器除尘效果高低的重要指标。对于一种粉尘,粒径越大,分级效率效率越高
二、除尘器的处理效率
4
多级串联运行时的总除尘效率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提高除尘效率,有时需要把两种或多种不同型式的除尘器串联起来使用,形成两级或多级除尘系统。两个除尘器串联时的总除尘效率为:
n个除尘器串联时的总除尘效率为
三、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除尘器的压力损失是代表除尘装置能耗大小的技术经济指标,是指装置的进口和出口气流的全风压之差,除尘装置压力损失的大小,不仅取决于除尘装置的种类和结构型式,还与处理气体流量大小有关
通常压力损失与除尘装置进口气流的动压成正比,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