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40104
课程类别:核心课程
学分/学时:4/72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
适用年级:2020级
制订人:
审订人: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和《剑阁职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二、课程的性质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方向课模块下的职业综合能力课程之一,是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序号
前期课程名称
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建筑制图与识图
熟知基本制图标准及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
建筑CAD
熟知CAD基本操作的命令,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图的绘制能力
序号
后续课程名称
为后续课程支撑的主要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建筑施工技术
熟练掌握常用工程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能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2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分析数据的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具有合作精神和管理协作能力。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基准线及其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
2.掌握使用水准仪测定地面点的高程、测设已知高程点的技能。
3.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记录、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的技能。
掌握用测回法进行水平角及测设已知水平角的观测、记录和计算。
掌握用测回法进行竖直角的观测、记录和计算。
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和钢尺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掌握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方法。
掌握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配合使用进行建筑物的定位与放线
掌握全站仪的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坐标放样等功能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熟练的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
2.能正确的操作经纬仪。
3.能够利用经纬仪测回法进行水平角、观测。
能正确的操作全站仪。
能够利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坐标放样等。
素质目标
1.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并在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
3.养成辩证思维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保持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品质,加强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素养、节约这“7S”管理,树立“7S”理念,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72学时)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教学形式
备注
1
绪论
2
理论型
教学做一体化
2、做中教、做中学
2
水准测量
16
理论型
3
角度测量
14
理论型
4
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8
理论型
5
地形图及其应用
8
理论型
6
建筑场地测设的基本工作
10
理论型
7
建筑施工测量
14
理论型
总计
72
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
章节(项目)名称
教学目标
学习与训练内容
学时
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利用建议
教学环境说明
考核评价
绪论
1.了解测量学的基本内容,了解学习测量知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2.掌握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基准线及其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
3.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掌握测量的基本工作。
4.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及与测量相关的计量单位。
1.建筑施工测量的任务、内容和作用
2.地面点位的确定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媒介资源:
教材、教案、计算机、视频、黑板
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
形成性考核20%(出勤、课堂表现、习题作业)+终结性评价80%(期末理论考试)
水准测量
1.熟悉DS3水准仪的构造,熟悉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使用水准仪测定地面点的高程、测设已知高程点的技能。
3.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掌握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记录、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的技能。
4.熟悉水准测量的计算检核及成果检核。
1.水准测量原理
2
16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