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建筑概论-精品文档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11.5 MB
总页数:19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8.05千字
文档摘要

建筑概论

;第一章建筑内涵与范畴;第一节建筑内涵与引申

1.建筑的基本概念

建筑的概念:依照不同目的修建的,可以为人类日常的

工作生活提供活动空间的遮蔽物;或者是为人类进行各种活动

而造的一种人为环境。

建筑的目的:为了抵挡外部不利的环境因素,形成适宜

人类活动的空间或者场所。;西安半坡聚落遗址“房屋”复原图,方形平面内形成了一个简单的居住空间。;在陕西岐山西周建筑遗址中,建造的技术和建筑规模较之前都有较大发展。有人认为,这一遗址中当时的建筑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一座四合院建筑。;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类型、新风格的建筑不断出现和发展;到了近现代,建造技术不断创新,出现了现代化的高楼、地下铁路、机场。;8;9;建筑概念还应该扩展到城市范围的大环境之中;2.建筑涵义引申

;12;3.建筑学科内容

;建筑学研究内容示意图;第二节建筑的基本属性

1.建筑的技术性

建筑必须要符合使用者实际的需求及工程建造的基本要求。即:首

先需要考虑工程技术方面的要求。

建筑的技术性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社会生产力不高的原始社会,建

筑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建造技术不断的进步,建筑的技术性也

越来越强,建筑构造也越来越复杂。;埃菲尔铁塔:1889年建造,建筑高度达300.65米。

机械馆:1889年建造,建筑长度达420米,跨度达115米,结构方法采用三角拱的原理,拱的末端接近地面的一个窄面承受了近120吨的压力。;2.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具有实用性的艺术特征,也具有艺术的普遍特征,并通过特殊的物质形态和空间构成唤起人们的思绪,并影响着人们精神上的感受,满足特定的精神审美要求。

建筑的艺术性体现在人们对“美”的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建筑的美一方面体现在追求形式上永恒的完美,另一方面还应能够引起人们在心理上的愉悦。

;中国建筑中常常出现的各种象征性元素,表现出一种超越建筑实体之外的意境追求。;中国古建筑中飞檐的形象也有其深层的象征意义,它有暗喻君子具有“高风亮节”品格的涵义。;古建筑屋顶装饰构件的使用也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一般百姓的建筑绝对不许使用仙人走兽;富贵人家、官府、宗教建筑,只可用三或五兽;皇家建筑可用七或九兽;太和殿是最大的宫殿,故在最高等级的九个兽外加一压队的神兽(行什)。;建筑的艺术性还能通过其特殊的形体组合、暗含的轴线和秩序感,表现出特殊的宗教及政治气氛。;有些建筑艺术性的展示则明显是一种形式上的直接转化,表达出的一种非常明确的意象。;3.建筑的时空性

建筑是一个空间环境的营造,在获得这样的一个三维空间之后,人们对建筑的使用和观赏还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建筑要在不断的体验和观赏中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

建筑的时空性特性就是建筑空间布局的序列问题。

;苏州留园内部空间组织开阖有序,明确地表现出建筑的时空特性;4.建筑的社会性

建筑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而与社会组织和现象发生互动关系。因此,建筑表现了时代精神和风土人文,它是社会化的产物。

;26;建筑的社会性还表现在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上,某一建筑和其周围建筑的结合可形成供人使用的场所,同时也形成特定的“场所感”。

这种场所感的优与恶具有明确的社会引导性,具有积极意义的建筑环境场所可以引导人们安全、适宜、高效的工作和生活。;建筑环境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圣路易市,著名建筑师雅马萨奇设计的普鲁艾格住宅建筑由于出现了许多黑暗无人的巷道、死角与电梯间等,成为犯罪的温床,最后政府无奈之下只能将这座建筑炸毁。;第三节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环境性原则

建筑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因素是建筑存在合理性评价的关

键。特定的环境必定会对建筑产生影响,建筑设计也应针对大自然的条件作

出合理的反映。;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内的一个小建筑——海棠春坞,建筑虽小,但布局有致,很好地利用了不大的庭院空间,形成了一个内向、安静的庭院空间。;2.功能性原则

建筑首先应提供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人造环境,用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房屋的本质是由这样的公式而决定的:一件可以抵挡风、雨、热所引起的毁坏的遮蔽物。”这句话基本概括了去除建筑表象之后的基本功能属性。;现代建筑扩展了功能性的原则,认为除了上述基本要求之外,建筑还必须展现出美的形式,并体现出艺术内涵,这也是建筑的功能性之一。;3.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