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0-第10章-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第11章-施工成本管理练习题(一级建造师).pdf
文件大小:382.3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4.16千字
文档摘要

第10章

施工质量管理

第10章施工质量管理

“互检”记录由()负责填写。

A.项目部经理

B.专业质检员

C.施工现场负责人

D.领工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三检制”的实施程序

工程施工工序完工后,由施工作业队(或施工班组)负责人组织质量“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项目部,组织

上下道工序“互检”,互检合格后由现场施工员报请质量检查人员进行“专检”。

“自检”记录由施工作业队(或施工班组)负责人填写并保存;

“互检”记录由领工员负责填写(要求上下道工序施工负责人签字确认)并保存;

“专检”记录由各相关质量检查人员负责填写。

机电工程工序质量检查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感官检验法

B.实测检验法

C.试验检验法

D.目测检验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工序质量检验

机电工程工序质量检查的基本方法包括:感官检验法、实测检验法和试验检验法等。

隐蔽工程验收通知的内容包括()

A.验收内容

B.隐蔽方式

C.验收依据

D.验收时间

E.验收地点

答案:ABDE

解析:(2)隐蔽工程验收:

在隐蔽前48h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工程质量监督、检验单位进行验收。通知内容包括:隐蔽

验收的内容、隐蔽方式、验收时间和地点等。

案例实操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地铁工程的机电安装任务,工程内容包括:环控、消防、动照、空调及给水排水等系统的安装。

按照合同约定施工工期为145d,原计划8月15日开工,但由于前期土建施工影响,致使安装工程实际开工时间为

10月1日。进入11月份各地相继出现重度雾霾,建设主管部门要求11月30日工程全部停工。

第二年3月15日供暖期结束后,工程又恢复施工,但已按预定工期严重滞后,为此,建设单位提出必须加快施工

进度,确保5月1日全线通车的目标,于是施工单位补充人员加班加点抢工期,4月下旬相关单位对工程进行了预

验收,但由于抢工期原因,工程存在诸多质量问题。

事件1:在进行消防验收时,消防部门对消防水泵安装提出异议,并下达整改通知单,实际安装如图1所示。

事件2:走廊中的VAV空调风管工作压力为300Pa,采用橡塑保温,保温完成后进行吊顶施工。

事件3:在进行电气检验批验收时,发现某型号电缆没有进场检验报告,于是进行了重新取样送检,经权威机构

检测该批电缆芯径低于设计要求,为不合格电缆,据统计该规格电缆共有5000m,价值150万元。

事件4:在第一批空调金属风管制作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项目部采用排列图法对制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

了统计、分析、分类,并建立分管制作不合格点数统计表(见表2),予以纠正处理。经检查,其中分管咬口开裂

的质量问题是咬口形式选择不当造成的,经改变咬口形式后,咬口质量得到改进。

表2风管制作不合格点数统计表

问题:1.消防水泵安装存在哪些质量问题,应该如何改正?

答案:消防水泵安装存在如下质量问题:

(1)水泵入口异径管应使用偏心异径管,且保持上平,使用同心异径管容易形成气囊。

(2)水泵出口压力表应加表弯,以便起到缓冲作用。

(3)消防水池应采用柔性防水套管;如果使用刚性防水套管,水泵吸入管上应设置柔性接头。

(4)按照标注尺寸计算,吸入管存在倒坡现象,容易形成气囊。

(5)水泵与水池为独立基础,可能存在沉降变形,水泵入口应采用柔性连接

问题:2.吊顶中风管安装,应进行哪些检验和试验?

答案:风管安装应进行

(1)漏风试验

(2)橡塑耐火等级检验

(3)保温前的隐蔽验收

(4)吊顶前隐蔽验收

(5)风量检测试验等

问题:3.这批电缆应如何处置?是否构成质量事故,如何确定质量事故等级?

答案:

(1)电缆属于不合格品,截面不够直接影响使用安全,必须更换,不可能通过返修、返工、让步接收和降级使

用来处置。

(2)由于不含施工费用,经济损失已经超过100万元,故属于一般质量事故。

问题:4.对表2中的质量问题进行ABC分类

答案:

(1)(0%-80%)属于A类问题:咬口开裂、风管几何尺寸超差、法兰螺栓孔距超差

(2)(80%-90%)属于B类问题:翻边宽度不一致

(3)(90%-100%)属于C类问题:表面平整度超差、表面划伤

解析:本题考查排列图结构形式

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

主要因素A类(0~80%)、

次要因素B类(80%~90%)和

一般因素C类(90%~100%)三类。

第11章

施工成本管理

第11章施工成本管理

机电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考核指标不包括()

A.资金周转率

B.资金占用率

C.资金产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