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掌握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之后,让学生灵活应运这一知识点来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问题如下:
???1、青岛版课本(四数下)112页第8题,假期亲情一日游,信息是:爸爸说:“工作5天休息一天。”妈妈说:“我工作3天休息一天。”儿子问:“至少再过几天,我们又可以一起出来玩了?”
???我鼓励学生先认真读题、仔细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学生个个眉头紧锁—-在思索着,片刻后,只见大部分学生猛然抬头,脸上露出灿烂地一笑,几乎是一起回答5×3=15,两眼一直盯着我,希望能得到我的认可。此时,我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分析:
先读题目中的第一个条件“工作5天休息一天”,是什么意义?让学生搞清‘一个工作周’是5+1=6天,而不是5天,这样依次循环下去;题目中的第二个条件“工作3天休息一天”的意义,弄清‘一个工作周’是3+1=4天,而不是3天,这样依次循环下去。我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此题。??
?????????????????爸爸:??
??????????????????妈妈:
爸爸工作5天休息一天表示什么意义?妈妈工作3天休息一天表是什么意义?一块玩的天数和爸爸的‘一个工作周’有什么关系?和妈妈的‘一个工作周’又有什么关系?经过我的启发,学生明白了:一块玩的天数一定是爸爸、妈妈工作周天数的倍数。即求6和4的公倍数。我问“至少再过几天,他们又可以出来一起玩?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求6和4的最小公倍数:2×3×2=12”我跟了一句,不是15吗?学生们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把他们休息的那一天给忘了,直接求的5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5×3=15。”我说“同学们,今后考虑问题,一定要考虑全面,不要急于下结论。
????2、青岛版基训(四数下)78页大舞台1题,人民公园1路和3路公共汽车的起点站。1路汽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汽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
?师:“请大家把这道题目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马上开始,经过上一题目的讲解,他们像是胸有成竹,在练习本上刷刷地写着3+1=4(天)???5+1=6(天)接着又求4和6的最小公倍数:2×2×3=12。
?生1:“老师12天,哈哈,我算出来了……”
??看来像是征服一道难关,喜悦无比。
?师:“是吗?看来同学们学的不错,把老师讲的方法能立刻用到解题中”学生一脸的自信
?师:“我们一块儿来分析一下吧!”
?师:“1路车3分钟发一次是什么意思?”
?生2:“哎,3分钟发一趟呗”(看来嫌老师罗嗦)
??师:“3分钟一趟、3分钟一趟循环着发车,是吗?”学生点头表示认可。
??师:“照样这样说,3路车是5分钟一趟、5分钟一趟循环着发车,是吗?”学生仍然点头表示同意。
?师:“这道题该求几和几的最小公倍数呢?
?生3:“该求3和5的最小公倍数:3×5=15”
这时,学生恍然大悟。
?生4:“唉,又求错了”
?师: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思考问题不但要全面,还要灵活些。”
说明:利用最小公倍数对比着练习这两道题,目的有二:一、加深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二、告诫学生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