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资料)数学教案:玩玩填空题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
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
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
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
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
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2=62+4=66-4=2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
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
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7+3=103+7=1010-7=3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7+3=10
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
同理:3+7=104+2=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
个?
②10-3=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64=26-2=4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1/2
第1页共2页
(幼儿园教案资料)数学教案:玩玩填空题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
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45+()=7()+2=5()+6=10
7-()=3()-2=85-()=1()-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
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
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
“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
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