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小四门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地球的形状是()。
A.球形
B.立方体
C.圆柱形
D.平面
答案:A
2.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A.1年
B.1个月
C.1天
D.1小时
答案:C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答案:B
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1年
B.1个月
C.1天
D.1小时
答案:A
5.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
A.4万公里
B.4万米
C.4千公里
D.4千米
答案:A
6.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
A.5.1亿平方公里
B.5.1亿平方米
C.5.1亿公顷
D.5.1亿平方千米
答案:D
7.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是()。
A.29%
B.71%
C.51%
D.49%
答案:A
8.地球的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是()。
A.29%
B.71%
C.51%
D.49%
答案:B
9.地球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答案:A
10.地球的海洋主要分布在()。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地球的极半径大约是____公里。
答案:6357
12.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____公里。
答案:6371
13.地球的赤道半径大约是____公里。
答案:6378
14.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____亿平方公里。
答案:5.1
15.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是____%。
答案:29
16.地球的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是____%。
答案:71
17.地球的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
答案:北
18.地球的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
答案:南
19.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
答案:自西向东
20.地球的公转方向是____。
答案:自西向东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1.地球的形状是立方体。()
答案:×
22.地球的自转周期是1天。()
答案:√
2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答案:×
2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年。()
答案:√
25.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4万米。()
答案:×
26.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5.1亿平方米。()
答案:×
27.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是71%。()
答案:×
28.地球的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是29%。()
答案:×
29.地球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答案:×
30.地球的海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答案:×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简述地球的形状及其特征。
答案: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极半径大约是6357公里,赤道半径大约是6378公里,平均半径大约是6371公里。地球的表面积大约是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
32.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其周期。
答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天。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现象。
33.简述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分布特点。
答案:地球的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
34.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答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包括:(1)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现象;(2)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现象;(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作用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等现象。
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35.根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说明为什么在海边看到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答案: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由于地球的曲率,远处的物体会逐渐被地球的曲面遮挡。当船只驶来时,桅杆位于船只的上方,离观察者较近,因此先被观察到。随着船只逐渐靠近,船身也逐渐露出,最后整个船只都能被观察到。
36.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解释为什么在北半球,夏季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较大,而冬季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较小。
答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四季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时,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角较大;而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