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探界者”钟扬》PPT精品课件.pptx
文件大小:351.56 K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2.48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通过筛选人物的主要事迹,了解钟扬拼命工作、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

2.学习本文多方面、多渠道采集材料,多角度、分层次表现人物的方法和以事写人、以言写人、以彼衬此的写作手法。

3.学习钟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与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探界者”指探寻生命边界的人。作者以此评价钟扬在科学研究上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工作上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景仰。;写作背景;阅读链接;种子,国家安全之重器!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种子需求大国。在种子供需方面,目前我国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种子基本上能自给自足,但蔬菜花卉种子却大量依赖进口。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种子供应国,中国从美国进口种子的数量占中国种子进口总量的60%。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的资源形势日趋紧迫,种子技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种子是农业科学的芯片、粮食生产的源头,种子产业的竞争力决定一个国家农业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种子通过粮食生产的效益放大作用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被称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如果一国的种子市场被别国控制,那么其农业发展的“咽喉”就被别国扼住。种业的发展已经上升为我国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关乎我国的粮食与国家安全。;1.梳理课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2.开篇以对植物拟南芥的介绍来引出钟扬,有什么用意?;3.怎么理解“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这句话?;4.插入对钟扬与妻子婚事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结合上下文分析,句中的“惊险”和“惊喜”各指什么?;6.负责接收“转导师学生”表明钟扬的什么性格特点?;7.2017年5月的一场讲座中,钟扬曾介绍自己的实验室研究过一种“长寿基因”。他们使用生命期5至7天的线虫作为实验对象,当某种基因被敲除后,线虫寿命可增加5至7倍。

有人问,只要敲除一个基因,人是否就可以更长寿。钟扬回答:“这个基因主管生殖,要想长寿必须在一出生就去除掉,这意味着你将终身无法生育。”

怎么???解上面节选文字中引用钟扬的回答的用意?;8.钟扬为什么要拿生命做赌注?赌什么?;结构图解;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对钟扬人生经历的记述,以及对他在植物学、科普、教育等领域事迹的报道,介绍并高度评价了他在不同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热情颂扬了他敢想敢做、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甘于牺牲,不断探寻生命边界、拓展生命高度和广度的奉献精神。;一、易错字音

;二、易混字形

;三、课内词语

;四、近义词语;2.有目共睹/众目睽睽;深入探究;2.本文的主体部分,作者主要是通过记述什么来表现钟扬这一“时代楷模”形象的?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典型事例:

①开具结婚证明,“胁迫”恋人成婚;辞去武汉植物所工作,任教复旦大学。这两件事表现出钟扬做事敢想敢干、雷厉风行、有主见的性格特点。

②住了半年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毛坯房,表现了钟扬淡泊名利、倾心事业的品格。

③多次远赴西藏采集种子,不顾个人身体健康的事例,表现钟扬为了祖国的种子事业,为了改变人类的命运而忘我工作、全力以赴的奉献精神。

④积极参加科普活动,开展科学教育;接收转导师学生,招收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这些事例表现了钟扬为弘扬科学不辞辛劳,富有责任和担当精神的形象特点。

⑤突发脑出血后,仍再次申请援藏,更加拼命工作。这一事例表现出钟扬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3.本文在报道钟扬事迹的时候非常注重以言写人,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多方面、多渠道采集材料,多角度、分层次表现人物是本文突出的特色,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③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对其成就的影响,引导读者思考德与才的关系。如钟扬能不顾严重的高原反应,冒着生命危险,攀登到中国植物学家釆样的最高点,采集珍贵种子植物资源,是他对这个工作能造福苍生的认识使然,是他具有心系科学、情系祖国、胸怀人类的品质使然。又如他毫无怨言地住在简陋的毛坯房里,他“对生活品质不讲究”和“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是因为他具有不计名利、不懈奉献的精神。

④以别人对钟扬的印象及回忆,多视角再现钟扬的形象。文中以钟扬亲人的回忆表现“‘英雄’少年”,以钟扬西藏大学同事的回忆表现“种子达人”,以上海自然博物馆设计院展览设计部主任和上海实验学校一个学生的回忆表现“科学队长”,以复旦大学同事们的回忆表现“‘接盘’导师”等,展现人物形象不仅全面系统,客观真实,而且这些回忆在叙述中自然融入了抒情与议论,感人至深,又启人深思。;1.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