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核心考点精讲精练考点07 物质的量浓度(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1.27 M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03万字
文档摘要

考点07物质的量浓度

目录

TOC\o1-3\h\u 1

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 1

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1

2

考法01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2

考法0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5

9

1.高考真题考点分布

考点内容

考点分布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2024·甘肃卷,3分;2024·北京卷,3分;2024·江苏卷,3分;2023·重庆卷,3分;2023·浙江卷,2分;2023·全国甲卷9题,6分;2022山东卷6题,2分;2022·全国乙卷,2分;2022·广东卷;2021广东卷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2022·海南卷7题,2分

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命题规律】

高频考点从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来看,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化学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基本操作、误差分析等。

【备考策略】溶液稀释、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溶液

稀释

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

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V稀≠V浓+V水)

溶液

混合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1V1+c2V2=c混V混(稀溶液混合时,常认为V混=V1+V2,进行粗略计算)

溶液质量守恒,即ρ1V1+ρ2V2=ρ混V混

电荷守恒,如不同浓度的Na2SO4溶液混合后仍存在c(Na+)=2c(SOeq\o\al(2-,4))

【命题预测】

预计2025年高考会以新的情境载体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一般适中,关注滴定实验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考法01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cB)

(1)概念:表示的物质的量。

(2)表达式:cB=eq\f(nB,V),变形:nB=cB·V,V=eq\f(nB,cB)。

(3)常用单位:mol/L或。

(4)特点:对于某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密度、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但所含溶质的、因体积不同而改变。

2.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与溶液的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表示。

(2)表达式:w(B)=eq\f(m(B),m(aq))×100%。

【方法技巧】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c=eq\f(n,V)=eq\f(m/M,V)=eq\f(m?aq?w,MV)=eq\f(1000ρw,M),w=eq\f(cM,1000ρ)。(ρ:g·cm-3)

3.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质量分数w

概念

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以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溶质的单位

溶液的单位

表达式

两者关系

w=eq\f(cM,1000ρ)(M:摩尔质量,单位:g·mol-1;ρ:密度,单位:g·cm-3)

4.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三种类型

(1)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形成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eq\b\lc\\rc\}(\a\vs4\al\co1(溶质的物质的量n=\f(V气体,22.4L·mol-1),溶液的体积V=\f(m,ρ)=\f(m气体+m水,ρ)))c=eq\f(n,V)

【易错提醒】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根据密度计算溶液体积的单位一般是mL,要注意单位换算。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计算公式:c=eq\f(1000ρw,M)(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ρ为溶液密度,单位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

(3)溶液稀释、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①溶液稀释

a.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b.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c.溶液质量守恒,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②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

【易错提醒】

同一溶质的两种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溶液:

(1)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混合时(无论ρ>1g·cm-3还是ρ<1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