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单元知识点应用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个地区属于我国著名的生态旅游区?
A.西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四川省
D.云南省
2.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A.增加就业机会
B.提高居民收入
C.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D.以上都是
3.下列哪个景区被誉为“人间仙境”?
A.黄山
B.泰山
C.华山
D.武夷山
4.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A.旅游目的地集中化
B.旅游产品多样化
C.旅游服务优质化
D.以上都是
5.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如何平衡?
A.严格保护,限制开发
B.适度开发,加强保护
C.大力开发,适当保护
D.无需考虑保护问题
6.下列哪个地区不属于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区?
A.延安
B.遵义
C.南昌
D.上海
7.下列哪个旅游项目属于户外探险旅游?
A.登山
B.骑行
C.水上运动
D.以上都是
8.下列哪个景区属于我国著名的温泉旅游区?
A.九寨沟
B.黄山
C.桂林
D.温州
9.下列哪个地区不属于我国著名的民俗旅游区?
A.云南丽江
B.广西桂林
C.江西婺源
D.辽宁沈阳
10.下列哪个旅游活动不属于文化旅游?
A.参观博物馆
B.观看京剧
C.游览寺庙
D.爬山涉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简述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应用。
要求:阐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则,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如何在旅游活动中贯彻这些原则。
2.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效策略。
要求: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并提出至少三种有效的策略。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某旅游小镇吸引了大量游客。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破坏、交通拥堵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优化交通线路、加强环境保护等。
问题:
(1)分析该旅游小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阐述当地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旅游公司在开发某景区时,注重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将旅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如民俗表演、手工制品等。这些产品受到了游客的欢迎,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问题:
(1)分析该旅游公司开发景区的优势。
(2)探讨该景区旅游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途径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案例一:某旅游城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注重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通过举办国际旅游节、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问题:
(1)分析该旅游城市在发展旅游业中所采取的策略。
(2)阐述这些策略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2.案例二:某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拓展营销渠道等手段,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扩张过程中,该企业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下降、品牌形象受损等。
问题:
(1)分析该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探讨该企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D
解析思路:云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丽江古城、大理洱海、香格里拉等,被誉为“人间仙境”。
2.D
解析思路: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同时也能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选项D正确。
3.A
解析思路: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被誉为“人间仙境”。
4.D
解析思路:我国旅游市场正朝着旅游目的地集中化、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服务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5.B
解析思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该适度,既要满足旅游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适度开发,加强保护是正确的。
6.D
解析思路: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革命历史为主题,展示革命历史文化的旅游活动,上海不属于红色旅游区。
7.D
解析思路:户外探险旅游包括登山、骑行、水上运动等多种活动,因此选项D正确。
8.D
解析思路:温州以温泉旅游著称,拥有众多温泉景区。
9.D
解析思路:民俗旅游主要是指以地方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辽宁沈阳不属于民俗旅游区。
10.D
解析思路:爬山涉水属于户外探险旅游,而参观博物馆、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