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卷
1.(2021·北京卷,1)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C、H、O、N、P
B.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
C.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ATP中含有腺嘌呤、核糖与磷酸基团,故元素组成为C、H、O、N、P,A正确;在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合成ATP,B错误;ATP合成过程中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C正确;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D正确。
2.(2021·北京卷,2)下图是马铃薯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1~4均为细胞核的结构,对其描述错误的是()
A.1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B.2是核与质之间物质运输的通道
C.3是核与质的界膜
D.4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场所
答案A
解析1是染色质,细胞核是DNA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2是核孔,核孔是核与质之间物质运输的通道,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3是核膜,是核与质的界膜,为细胞核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C正确;4是核仁,真核细胞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
3.(2021·北京卷,3)将某种植物置于高温环境(HT)下生长一定时间后,测定HT植株和生长在正常温度(CT)下的植株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两组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接近
B.35℃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相等
C.50℃时HT植株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不能
D.HT植株表现出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CT植株和HT植株的CO2吸收速率最大值基本一致,都接近于3nmol·cm-2·s-1,A正确;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图可知35℃时两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呼吸速率未知,故35℃时两组植株的真正(总)光合速率无法比较,B错误;由图可知,50℃时HT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说明能积累有机物,而CT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不大于零,说明不能积累有机物,C正确;由图可知,在较高的温度下HT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仍大于零,能积累有机物进行生长发育,体现了HT植株对高温环境较适应,D正确。
4.(2021·北京卷,4)酵母菌的DNA中碱基A约占32%,关于酵母菌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后A约占32%
B.DNA中C约占18%
C.DNA中(A+G)/(T+C)=1
D.RNA中U约占32%
答案D
解析DNA分子为半保留复制,复制时遵循A-T、G-C的配对原则,则DNA复制后的A约占32%,A正确;酵母菌的DNA中碱基A约占32%,则A=T=32%,G=C=(1-2×32%)/2=18%,B正确;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则(A+G)/(T+C)=1,C正确;由于RNA为单链结构,且RNA是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而来,故RNA中U不一定占32%,D错误。
5.(2021·北京卷,5)下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12条染色体
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C.含有同源染色体
D.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A
解析图中显示是四分体时期,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每个四分体有2条染色体,图中有12个四分体,共24条染色体,A错误;四分体时期即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一个四分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每个四分体有两条染色体,四条姐妹染色单体,D正确。
6.(2021·北京卷,6)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
对该家系分析正确的是()
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Ⅲ—1和Ⅲ—4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C.Ⅱ—3再生儿子必为患者
D.Ⅱ—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
答案D
解析结合图分析可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A错误;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Ⅲ-1和Ⅲ-4正常,故Ⅲ-1和Ⅲ-4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为XaXa,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B错误;Ⅱ-3患病,但有正常女儿Ⅲ-4(XaXa),故Ⅱ-3基因型为XAXa,Ⅱ-3与Ⅱ-4(XaY)再生儿子为患者(XAY)的概率为1/2,C错误;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Ⅱ-7正常,基因型为XaY,不携带致病基因,故Ⅱ-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D正确。
7.(2021·北京卷,7)研究者拟通过有性杂交的方法将簇毛麦(2n=14)的优良性状导入普通小麦(2n=42)中。用簇毛麦花粉给数以千计的小麦小花授粉,10天后只发现两个杂种幼胚,将其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进而获得含28条染色体的大量杂种植株。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簇毛麦与小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培养过程中幼胚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