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河北卷)
生物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河北,1)细胞内不具备运输功能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结合水 B.囊泡
C.细胞骨架 D.tRNA
答案A
解析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运输功能,A符合题意;囊泡参与胞吞、胞吐,具有运输功能,B不符合题意;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细胞的形态,与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不符合题意;tRNA也叫转运RNA,能运输特定氨基酸参与遗传信息的翻译,D不符合题意。
2.(2024·河北,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为生物催化剂,酶作用的反应物都是有机物
B.胃蛋白酶应在酸性、37℃条件下保存
C.醋酸杆菌中与发酵产酸相关的酶,分布于其线粒体内膜上
D.从成年牛、羊等草食类动物的肠道内容物中可获得纤维素酶
答案D
解析一般来说,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但其作用的反应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过氧化氢酶作用的反应物为无机物,A错误;酶应在低温和最适pH条件下保存,因此,胃蛋白酶应在酸性、低温条件下保存,B错误;醋酸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C错误;成年牛、羊等食草类动物肠道中有可以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所以从其肠道内容物中可以获得纤维素酶,D正确。
3.(2024·河北,3)核DNA受到损伤时ATM蛋白与受损部位结合,被激活后参与DNA修复,同时可诱导抗氧化酶基因H的表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细胞在修复受损的DNA时,抗氧化能力也会提高
B.ATM在细胞质合成和加工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C.H蛋白可减缓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细胞衰老
D.ATM基因表达增强的个体受辐射后更易患癌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ATM蛋白被激活后参与DNA的修复,同时诱导抗氧化酶基因H的表达,所以细胞修复受损DNA时抗氧化能力会提高,A正确;ATM为胞内蛋白,在细胞质合成和加工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B正确;氧化反应很容易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其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H蛋白是抗氧化酶,可以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缓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导致的细胞衰老,C正确;ATM基因表达增强的个体核DNA受到损伤后更易得到修复,可能更不易患癌,D错误。
4.(2024·河北,4)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氢键连接成子链
B.复制时,解旋酶使DNA双链由5′端向3′端解旋
C.复制和转录时,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
D.DNA复制合成的子链和转录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为由5′端向3′端
答案D
解析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子链,A错误;复制时,在细胞提供的能量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其中一条链由5′端向3′端解旋,另一条链由3′端向5′端解旋,B错误;转录时,RNA聚合酶将DNA双链解开,而不是解旋酶,C错误;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分别作用于模板链的3′端,使子链DNA和RNA由5′端向3′端延伸,D正确。
5.(2024·河北,5)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碱基种类
A
C
G
T
U
含量/%
31.2
20.8
28.0
0
20.0
A.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含量为51.2%
B.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宿主DNA变异
C.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合成
D.病毒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答案B
解析该病毒不含碱基T,且互补碱基含量不同,为单链RNA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C含量与该病毒自身C+G含量一致,为20.8%+28.0%=48.8%,A错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逆转录产生DNA,整合到宿主DNA中,导致宿主DNA变异,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C错误;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病毒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D错误。
6.(2024·河北,6)地中海沿岸某陆地区域为控制蚊子的数量,每年在距海岸线0~20km范围内(区域A)喷洒杀虫剂。某种蚊子的Est基因与毒素降解相关,其基因频率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区域A中,该种蚊子的Est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改变
B.随着远离海岸线,区域A中该种蚊子Est基因频率的下降主要由迁入和迁出导致
C.距海岸线0~60km区域内,蚊子受到杀虫剂的选择压力相同
D.区域A中的蚊子可快速形成新物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Est基因与毒素降解相关,且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