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学
1.(2024·湖南,1)细胞膜上的脂类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耐极端低温细菌的膜脂富含饱和脂肪酸
B.胆固醇可以影响动物细胞膜的流动性
C.糖脂可以参与细胞表面识别
D.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答案A
解析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耐极端低温细菌的膜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A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其对于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分子可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糖脂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C正确;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D正确。
2.(2024·湖南,2)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通过某类受体识别入侵病原体的独特结构而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PC的细胞膜上存在该类受体
B.该类受体也可以在溶酶体膜上
C.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过强可能会引起组织损伤
D.APC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等
答案D
解析抗原呈递细胞(APC)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识别病原体,并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和加工处理,因此APC的细胞膜上存在该类受体,A正确;抗原呈递细胞吞噬病原体后,由溶酶体对病原体进行处理,因此该类受体可以出现在溶酶体膜上,B正确;诱发炎症和免疫反应过强时,免疫系统可能攻击自身物质或结构,进而引起组织损伤,C正确;APC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浆细胞不属于APC,D错误。
3.(2024·湖南,3)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城市地区建设人工湿地可改善生态环境
B.移除湖泊中富营养化沉积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
C.移栽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D.气温和害虫对湿地某植物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
答案D
解析湿地具有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作用,因此在城市地区建设人工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A正确;湖泊富营养化严重时会导致水华,移除湖泊中富营养化沉积物,可改善湖泊水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B正确;移栽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正确;气温等气候因素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D错误。
4.(2024·湖南,4)部分肺纤维化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容易受损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肺泡上皮细胞染色体端粒可能异常缩短
B.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可能出现DNA损伤积累
C.患者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可能增强
D.患者肺泡上皮细胞中自由基可能增加
答案C
解析根据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衰老的细胞中,染色体端粒会缩短,A正确;衰老的细胞中染色体端粒缩短,会造成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到损伤并积累,细胞活动渐趋异常,B正确;衰老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表明其线粒体功能减弱,C错误;根据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引起细胞衰老,D正确。
5.(2024·湖南,5)某同学将质粒DNA进行限制酶酶切时,发现DNA完全没有被酶切,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酶失活,更换新的限制酶
B.酶切条件不合适,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质粒DNA突变导致酶识别位点缺失,更换正常质粒DNA
D.酶切位点被甲基化修饰,换用对DNA甲基化不敏感的限制酶
答案B
解析限制酶失活会使DNA完全不被酶切,此时应更换新的限制酶,A正确;在酶切条件不合适时,可能会出现DNA完全没有被酶切的情况,需要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pH等,但调整酶的用量没有作用,B错误;质粒DNA突变可能会导致限制酶识别位点缺失,进而造成限制酶无法进行切割,此时应更换为正常质粒DNA,C正确;质粒DNA上酶切位点被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对DNA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无法进行酶切,此时应换用对DNA甲基化不敏感的限制酶,D正确。
6.(2024·湖南,6)微生物平板划线和培养的具体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①②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⑦⑧ D.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拔出棉塞后完全握住棉塞会造成杂菌污染,应握住棉塞上部,②错误;划线时不能将培养皿完全打开,应在火焰附近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缝隙,用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迅速划三至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⑥错误;划线时第5次的划线不能与第1次的划线相连,⑦错误;平板应倒置培养,⑧错误。综上,正确的操作有①③④⑤。
7.(2024·湖南,7)我国科学家成功用噬菌体治疗方法治愈了耐药性细菌引起的顽固性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