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生物下册泌尿系统练习.docx
文件大小:207.75 K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7
总字数:约1.39万字
文档摘要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

学习参考资料

1.在肝细胞产生的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不肯定经过的构造是(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膀胱 D.肾静脉2.初一年级的王丽同学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尿检,结果显示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你认为她肾脏的哪一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盂3.在肾脏的构造中,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展重吸取的部位是〔 〕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收集管

以下毛细血管中,两端都是小动脉的是A.肺部毛细血管 B.头部毛细血管C.足部毛细血管 D.肾小球毛细血管5.尿液排出体外的正确途径是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B.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体外C.尿道→肾脏→输尿管→膀胱→体外D.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6.血液流经一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削减,这些器官是

①肝脏②大肠③小肠④肾脏⑤胰腺⑥肺⑦皮肤⑧膀胱

A.③④⑥ B.④⑥⑦ C.①③⑧ D.⑥⑦⑧7.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气增加,尿素削减B.氧气削减,尿素增加C.二氧化碳削减,尿素增加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削减8.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构造是A.毛发 B.汗腺

C.皮脂腺 D.角质化细胞9.在正常状况下,人体的肾小囊中有而膀胱中没有的物质是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葡萄糖

10.某病人每天的排尿次数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他体内可能发生病变的构造是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动脉 D.肾小囊11.假设一个人的尿液中觉察了血细胞,那么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输尿管1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通常血液中含有而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

A.水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 D.蛋白质

13.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是

A.尿道 B.膀胱 C.输尿管 D.肾脏14.下表记录的是被测者的血浆、肾小囊、输尿管中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浓度,请据表分析甲和乙分别是〔 〕

血浆

肾小囊

输尿管

甲物质的浓

度〔%〕

0.72

0.72

1.5

乙物质的浓

度〔%〕

0.1

0.1

0

A.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C.甲是无机盐,乙是葡萄糖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15.如图是与尿液形成有关的构造示意图,图中标号①和

②处

的液体比较,②处的液体中没有

成分水蛋白葡萄无机尿素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葡萄糖16.下表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单位:g/mL〕

成分

白葡

萄无

机尿素

1

95

0.00

0.00

1.50

2.00

2

90

7.00

0.10

0.72

0.03

3

99

0.00

0.10

0.72

0.03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17.安康人的尿液中正常含有的成份是

A.水和蛋白质B.水和大量的葡萄糖C.尿素和蛋白质D.尿素、水和无机盐

安康的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

液仅1.5升,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取作用C.肾小囊的渗透作用D.肾小管的分泌作用

血浆肾小输尿管管争论被测试者的血浆、肾小管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那么

血浆

肾小输尿

P0.03

%

0.03%

3%

Q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尿素,Q是葡萄糖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葡萄糖,Q是尿素20.肾小球内流淌的液体是( )。A.静脉血 B.原尿

C.尿液 D.动脉血21.血液进入肾脏后流经的途径是( )。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四周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肾动脉→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肾静脉

→肾小管四周毛细血管网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静脉→肾小管四周毛细血管网

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四周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肾静脉22.我们每日应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 〕

A.对葡萄糖的吸取 B.对无机盐的吸取

C.废